明 吳又可
時疫爲溼熱,小便多者甚少。傳裏之後,或有小便多者,乃胃土變爲燥熱也,急下之。屢經下後,小便多者,氣虛也,益氣昇陽爲主。亦有腎虛而小便多者,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大抵未下之先,小便多者屬燥熱,小便必微黃,必煩熱,渴而喜飲。既下之後,小便多者屬虛。氣虛則不喜飲,而寸脈不及尺,浮不及沉;陰虛則喜飲,而尺脈不及寸,沉不及浮,失治日久,則變消渴。時疫小便多者如此,若夫風寒小便多,則屬陽虛,不在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