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鑑》

明 杜文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張跋

用藥之難,非順用之難,逆用之難也。非逆用之難,逆用而與病情切合之難也。醫者知以寒治熱,以熱治寒,以通治塞,以塞治通,熱者熱之無遺,寒者寒之無遺而已矣。然內經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寒因熱用,熱因寒用用熱遠熱用寒遠寒,則又何以說也?蓋塞因塞用者,若脾虛作脹,治以參術,脾得補而脹自消也;通因通用者,若時感挾熱下痢,或中有燥屎,用調胃承氣湯下之乃安,通之而愈也;寒因熱用者,藥本寒也,而反佐之以熱;熱因寒用者,藥本熱,而反佐以寒,俾無格拒之患,所謂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也;用熱遠熱用寒遠寒者,如寒病宜投熱藥,熱病宜投寒藥,僅使中病而已,勿過用焉,過用則反爲藥傷矣。故曰∶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藥無常品,在人之善學善用耳。餘家藏有明代皖醫杜文燮所編《藥鑑》一書,喜其能纂集昔人用藥要言,參以一己經驗,便誦習,資啓發,遂志數語,以公諸世。

張耀卿一九七三年八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