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資生經》

宋 王執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孔穴相去

甲乙經雲、自大椎下至尾骨二十一椎。長三尺。折量取俞穴。或雲、第一椎上更有大椎。在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處即是第一椎。若以大椎至尾二十一椎長三尺法校之。則上節雲椎每傾一寸四分。惟第七椎下至於膂骨多分之七。故上七節共九寸八分分之七。下節十四椎。每椎一寸四分分之五有奇。故下七節共二尺一分分之三。此亦是一說也。但第一椎有骨。乃骨節之收。大椎雖無骨。實是穴名。既曰自大椎下至十一椎。豈可不量大椎以下。或者之說。於是不通矣。自蔽骨下至臍八寸。而中管居其中。(上下各四寸。)氣穴論注云、中管心蔽骨與臍之中。是也。按明堂下經雲、鳩尾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岐骨際下行一寸。則是欲定中管之中。又當詳有蔽骨蔽骨也。(當準人長短肥瘠量。)自臍下寸半爲氣海。三寸爲丹田。至屈骨凡五寸。千金雲、屈骨在臍下五寸明堂下經亦云、屈骨橫骨中極下一寸。當準銅人雲、幽門巨闕旁各五分。肓俞夾臍各五分。(明堂雲。在巨闕旁各寸半通谷上管旁相去三寸。)不容幽門旁各寸半。天樞肓俞寸半夾臍。期門不容旁寸半。大橫直臍旁。(不容天樞期門既各寸半,則幽門肓俞各五分誤矣。)銅人雲、腎俞十四椎下兩旁各寸半。與臍平。肓門在十三椎下相去各三寸。與鳩尾相直。腎俞既與臍平。肓門乃與鳩尾相直甲乙經雲、人有長七尺五寸者。發以下至頤一尺。結喉至(鳩尾也。)一尺三寸。至廉至內踝一尺三寸。內踝至地三寸。又膝至跗屬一尺六寸。跗屬至地三寸。又肩至肘一尺七寸。肘至腕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四寸。本節至末四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