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資生經》

宋 王執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香港腳

世有勤工力學之士。一心注意於事。久坐行立於溼地。不時動轉。冷風來擊。入於經絡。不覺成病。故風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開。腠理疏通。風如擊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以下脛表裏者。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三二十壯。因此即愈。不復發。(千)凡香港腳初得腳弱。便速灸之。並服竹瀝湯。灸訖可服八風散。無不瘥者。惟急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者。半瘥半死。雖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後更發動。覺得便根據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愈。此病輕者、登時雖不即惡。治之不當。根源不除。久久殺人。不可不以爲意。初灸風市、次灸伏兔、次犢鼻、次膝兩眼、(一法忌灸。)次三裏、次上廉、次下廉、次絕骨。凡灸八處。一、風市百壯。多亦任人。輕者不可減百壯。重乃至一處五六百壯。勿令頓灸。三報之佳。二、伏兔百壯。亦可五十壯。三、犢鼻五十壯。有至百壯。四、膝眼。五、三裏百壯。六、上廉百壯。七、下廉百壯。八、絕骨。凡此諸穴。不必一頓灸盡壯數。可日日報灸之。三日之中。灸令盡壯數。爲佳。凡病一腳、則灸一腳。病兩腳、則灸兩腳。凡腳弱病、皆灸兩腳。一方雲、如覺腳惡。便灸三裏絕骨各一處。兩腳惡者。合四處灸之。多少隨病輕重。大要、雖輕不可減百壯。不差、速以次灸之。多多益佳。一說灸絕骨最要。人有患此腳弱不即治。及入腹、腹腫大上氣。於是乃須大法灸。隨諸俞及諸管關節腹背盡灸之。並服八風散。往往得瘥。覺病入腹。若病患不堪痛。不能盡作大灸。但灸胸中心腹諸穴。及兩腳諸穴。亦有得好瘥者。亦根據支法存舊法。梁丘犢鼻三裏上廉下廉解溪太沖陽陵泉絕骨崑崙陰陵泉三陰交足太陰復溜然谷湧泉承山束骨等凡十八穴。舊法多灸百會風府五臟六腑俞募。頃來灸者。悉覺引氣向上。所以不取其法。氣不上者可用之。其要病已成恐不救者。悉須灸之。其足十指去指奇一分。兩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衝。極下氣有效。其足十指端。名曰氣端。日灸三壯。並大神要。其八衝可日灸七壯。氣下即止。凡灸八衝。艾柱小作。病者非深相委悉。勿爲灸。上廉、療偏風腿。腳不隨重不得履地。香港腳刺風風腳冷。(明)肩井、治香港腳上攻。(銅)千金雲、香港腳一病最宜針。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鍼灸而藥。藥不鍼灸。亦非良醫也。此論其當。若始覺香港腳。速灸風市三裏、各一二百壯。以瀉風溼毒氣。若覺悶熱者、不得灸。以本有熱。灸之則大助風生。食物大忌酒面海鮮。及忌房勞。不爾、服藥無益。(指)有同舍爲予言。史載之謂香港腳有風溼二種。宜瀉不宜補。只宜以沉香湯瀉。(見既效方)而不。蓋有所見也。凡灸香港腳。三裏絕骨要穴。而以愛護爲第一。予舊有此疾。不履溼則數歲不作。若履溼、則頻作。自後常忌履溼。凡有水溼。不敢着鞋踐之。或立潤地。亦不敢久。須頻移足而後無患。此亦愛護之第二義也。有達官久患香港腳。多服八味丸愈。亦以香港腳衝心。惟此藥能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