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元 王好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夜服

寶豐弋唐臣時始冠,平日飲食嗜冷,久遂成陰證,脈遲七八至一止,二三日後脈僅三至。餘亟進溫熱之劑數服,四五日不解,遂續夜半一服,晝三夜一,脈頗生。一夕誤闕其藥,明旦證遂增劇,復連進前藥七日兼夜,脈生大汗而解。人問其故,餘曰∶人與天地同一氣耳。陽病晝劇而夜寧,陰病夜劇而晝寧,各從其類而化也。今病陰極至夜尤甚,故令夜半服藥。何以然?所以卻類化之陰而接子後所生之陽,則陰易退而陽易生矣。此一條具見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