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明 李中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太陽脈似少陰少陰症似太陽辨

太陽脈似少陰少陰症似太陽。雖曰相似治法不同。脈沉發熱。同也。以其有頭疼。故名太陽病。陽症脈當浮。今反不浮而沉。裏必虛寒也。身體疼痛。但宜救裏。使正氣內強。逼邪出外。用乾薑生附出汗而解。若裏不虛寒。則必脈浮。正屬太陽麻黃湯症矣。脈沉發熱。同也。以其無頭疼。故名少陰病。陰症當不熱。今反發熱寒邪在表。未傳於裏。但皮膚鬱閉而爲熱。如在裏無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發表間之汗。附子少陰之經。假使寒邪在裏。則外必無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症。正屬少陰四逆症矣。蓋少陰表邪浮淺。發熱反爲輕。太陽正氣衰微。脈沉反爲重。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仲景之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