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傷寒論》

清 張卿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竹葉石膏湯方第一百一十一

竹葉(二把辛平)石膏(一斤甘寒)半夏(半升洗辛溫)人蔘(三兩甘溫)甘草(二兩甘平炙)粳米(半升甘微寒)麥門冬(一升甘平去心)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辛甘發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散餘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蔘粳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病患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陽明王於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煩。當小下之。以損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