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四兩味苦寒)黃芩(一兩味苦寒)芍藥(二兩味酸平)雞子黃(二枚味甘溫)阿膠(三兩味甘溫)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者。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陽有餘。以苦除之。黃芩黃連之苦。以除熱。陰不足。以甘補之。雞黃阿膠之甘。以補血。酸、收也。泄也。芍藥之酸。收陰氣而泄邪熱。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客熱。則口燥舌幹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無熱也。背爲陽。背惡寒者。陽氣弱。陰氣勝也。經曰。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灸之。助陽消陰。與附子湯。溫經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