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宋 許叔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熱入血室證(十六)

辛亥二月。毗陵學官王仲景妹。始傷寒。七八日。寒。喉中涎響如鋸。目瞑不知人。病勢極矣。予診之。詢其未寒以前證。母在側曰。初病四五日。夜間譫語。如見鬼狀。予曰。得病之初。正值經候來否。答曰經水方來。因身熱病作而自止。予曰。此熱入血室也。仲景雲婦人中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夜則譫語。發作有時。此爲熱入血室。醫者不曉。例以熱藥補之。遂致胸膈不利三焦不通。涎潮上脘。喘急息高。予曰。病熱極矣。先當化其涎。後當除其熱。無汗而自解矣。予急以一呷散投之。兩時間。涎定得睡。是日遂省人事。自次日以小柴胡湯生地黃。三投熱除。無汗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