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處
1.本品首載於《滇南本草》,原名“鐵線單”,雲:“生田邊曠野,軟枝串地延蔓而生,稈細而赤,恰似鐵線,故名鐵線草。”2.《植物名實圖考》雲:“絆根草,平野、水澤皆有,俚醫謂之塹頭草,扁者白根,有須者、味甜者可用;圓者生水邊,味淡者不可用。寸節生根。”據其生長環境及形態描述,即指本種。
6 原形態
狗牙根 多年生草本。鬚根細韌,具橫走根莖和匍匐莖,有節,隨地生根。稈直立,高10-30cm。葉鞘有脊,鞘口通常具柔毛;葉片線形,互生,在下部者因節間短縮似對生,長1-6cm,寬1-3cm。穗狀花序3-6枚指狀排列於莖頂,長1.5-5cm,小穗灰綠色或帶紫色,小穗兩側壓扁,通常爲1小花,無柄,雙行覆瓦狀排列於穗軸的一側,長2-2.5mm;穎近等長,長1.5-2mm,1脈成脊,短於外稃;外稃具3脈;花葯黃色或紫色,長1-1.5mm。花、果期5-10月。
8 栽培
生物學特性 鐵線草適應性很強,一般條件下均能生長,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宜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溼潤的地方栽種較好。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法。2-3月,將草皮連根挖起,切成5cm×5cm小塊,移栽於整好的地上,壓緊,澆水。
田間管理 注意拔除雜草,每年追肥1-2次,肥料以氮肥爲主。
11 性味
苦;微甘;涼
1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15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