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修補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é shàn xiū bǔ shù

2 英文參考

repair of diaphragmatic hernia

3 註解

4 應用解剖

膈肌是由起源於胸腔底部四周的幾組肌肉筋膜組成的。每側的肌肉組織三部分,即胸骨部分、肋骨部分和腰椎部分(包括膈肌腳),匯合於中心腱[圖1]。各部分肌肉緊密相連,被胸、腹膜覆蓋。這三部肌肉相連的部位,往往由於發育不正常而形成缺損或弱點,成爲先天性膈疝解剖基礎。胸骨部與肋骨部之間的缺損或弱點叫做胸骨旁裂孔[圖2],經此孔的膈疝,臨牀上稱之爲胸骨膈疝肋骨部與腰椎之間的缺損或弱點叫做胸腹膜裂孔[圖3],經此孔的膈疝,在先天性膈疝中較爲多見,臨牀上稱爲胸腹裂孔疝。

部分膈肌發育不全或缺損[圖4],及其胸腹膜未完全閉合,遺留大小不等的缺損,多發生在左側,導致胃、結腸脾經此疝入胸腔,稱先天性膈疝。膈肌發育正常,但由於胸腹部閉合性損傷或開放性損傷,造成膈肌破裂,可引起損傷膈疝

5 手術圖解

圖1 膈肌的解剖(腹面觀)

圖2 胸骨旁裂孔

圖3 胸腹膜裂孔

圖4 先天性膈缺損

5-1 腹腔臟器疝入胸腔

5-2 腹腔臟器返納入腹腔,顯露膈肌裂口

5-3 縫合膈肌

圖5 損傷膈疝經胸修補術

6-1 胃、脾、小腸結腸曲疝入胸腔

6-2 疝內容物還納入腹腔,證實爲胸腹裂孔疝,裂孔充分顯露

6-3 第一層作多根褥式縫線,置臨時排氣管排出胸內氣體

6-4 作第二層縫線摺疊修補

圖6 先天性膈疝經腹修補術

6 適應

1.損傷膈疝診斷明確即應手術治療。

2.先天性膈疝臨牀上無明顯症狀,可待年齡稍大後手術;若出現腸梗阻幽門梗阻症狀,經禁食、胃腸減壓症狀不緩解者可緊急手術;若出現心、肺壓迫症狀,如心慌氣短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發紺者,不管年齡大小,都應及早手術治療。

7 術前準備

1.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

2.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可輸全血血漿白蛋白,糾正貧血及低蛋白。

4.放置胃減壓管,抽吸胃內容物,以減少對心肺的壓迫及預防術後腹脹

5.氣短呼吸困難及發紺病人,術前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給予吸氧。

6.損傷膈疝注意複合性損傷的處理,如有休克發生,應積極輸血、補液治療休克(見胸膜纖維板剝脫術)。

9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 右側臥位,左手外側切口,成人經第8肋牀入胸,兒童經第8肋間進胸。

2.整復疝內容物 用吸引器吸盡胸腔內積血或積液,對胸內器官及疝入胸內的腹腔臟器進行系統檢查,若發現臟器破裂或出血,可予以縫合修補及止血。早期病例,胃、腸、大網膜及其他疝入的臟器容易返納入腹腔。如復位有困難,可分離粘連,將疝口剪開擴大,再將疝入的腹腔臟器復位[圖5-1~2]。

3.修補疝孔 解剖清楚疝周圍的膈肌,用7號絲線間斷縫合[圖5-3]。也可間斷褥式縫合,第二層縫線作摺疊縫合。如果缺損過大,直接縫合有張力,可用一塊大小適宜的滌綸布或自體闊筋膜修補缺損,連續縫合,再用間斷縫合加強。

4.關胸 放置胸腔閉式引流,反覆沖洗胸腔,逐層縫合胸壁。

幼兒先天性膈疝修補術,也可採用經腹部切口修補,因爲幼兒肋弓角鈍,肋弓軟,容易顯露,將疝入胸腔內的腹腔臟器及大網膜返納入腹腔[圖6-1~2],疝孔修補用7號絲線間斷褥式摺疊縫合[圖6-3~4],放置胸腔閉式引流,腹部減張縫合。

10 中注意事項

1.開胸後注意辨認疝入的腹腔臟器,仔細分離粘連,避免損傷,如有損傷應予以修補後返納入腹腔,防止出血及空腔臟器裂傷引起的腹膜炎

2.膈肌缺損較大,直接縫合有張力時,不應勉強縫合,以防術後縫合裂開,而應用補片修補缺損。

3.先天性膈疝及陳舊性損傷膈疝修補時,應將缺損的膈肌邊緣切除一薄層,然後再縫合或補片修補,以利癒合。

4.疝入胸腔內的腹腔臟器如已有穿孔,應先修補穿孔;如有絞窄性壞死者,應切除壞死部分作修補或吻合。此種情況下胸腔污染較嚴重,應反覆沖洗胸腔及疝入的腹腔臟器,然後再返納入腹腔,防止腹腔內感染

11 術後處理

1.清醒後取半臥位,以減輕腹腔臟器對膈肌的壓力,有利於膈肌傷口的癒合。

2.術後持續胃減壓,防止腹脹壓迫膈肌。

3.腸蠕動恢復前,靜脈輸液,適量補鉀。肛門排氣後拔除胃減壓管,進不脹氣流質。

4.鼓勵病人咳嗽超聲霧化吸入,預防呼吸道併發症。

5.保持胸腔引流管通暢,防止因胸腔積液而影響膈肌修補的癒合。

6.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