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皋蘆
2.1 出處
《本草拾遺》
2.2 拼音名
Gāo Lú
2.3 別名
過羅、拘羅、物羅(《南越志》),瓜蘆(陶弘景),苦艼(《南越筆記》)。
2.4 來源
爲山茶科植物皋蘆的葉。
2.5 原形態
常綠灌木,全體與茶相似,惟枝幹較粗大。葉長橢圓形,長10~15釐米,寬5~7釐米,鋸齒緣。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子房上位;花梗長。蒴果扁圓形。花期秋季。
分佈雲南、四川等地。
①陶弘景:"苦澀。"
②《綱目》:"苦,平,無毒。"
2.8 功能主治
治頭痛煩熱,喉痛,淋病,
①《本草拾遺》:"煮爲飲,止渴明目,除煩,不睡,消痰。"
②《海藥本草》:"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
③《綱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2.10 注意
《綱目》:"胃冷者不可用。"
2.11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