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常有餘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ān cháng yǒu yú

2 註解

肝常有餘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之一。出《育嬰祕訣》。明代萬全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的規律,認爲陽氣自然有餘,小兒猶如草木之芽,受氣初生,“其氣方盛”,其少陽之氣亦有餘。說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在生理上正肝常有餘的體現,其病理亦往往顯示“五臟之中肝有餘”的特點。如常見驚風、竄視等表現爲肝有餘的病證。所以在治療上有“肝則有瀉無補”的論點。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