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別名
改良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肉"Z"字成形術
7 概述
改良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肉Z-成形術用於肌性斜頸的矯正。先天性斜頸可分爲先天性骨性斜頸及肌性斜頸(圖3.21.2.2.1.2-0-1,3.21.2.2.1.2-0-2)。前者較少見、後者多見。對於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發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難產時,頸部被過度牽拉者爲最常見。多見於右側。往往在病人出生的2周內可觸到胸鎖乳突肌中下部硬性包塊,在2個月內達最大範圍,然後在1年內減小或消失。若不消失,肌肉將永久纖維化並收縮,而造成斜頸。
在生長發育年齡期,任何先天性斜頸均會加重。如早期不予矯正,患側面部發育緩慢,形成顏面和頭顱逐漸變形,兩側不對稱。長期未治時,則頸部的其他肌肉也相繼發生相應的攣縮,頸椎亦將逐漸發生形態和結構上的改變,這種晚期的肌性斜頸,即使把攣縮的胸鎖乳突肌矯正,也很難恢復顏面的正常形態,同時還須同時進行顏面畸形矯正術。因此,對於先天性肌性斜頸早期治療是極爲重要的。在嬰兒期,只能用非手術治療促進局部腫塊早期消散,防止肌纖維攣縮。如局部熱敷、按摩,臥位固定及手法扳正等。Ling認爲,由於在1歲以內,病變的演變還未停止,手術後很容易發生瘢痕與深層組織連接,因而他主張手術的最佳年齡是1~4歲。但大多數學者認爲在12歲以內手術效果都差不多,因爲顏面部和頭顱不對稱可以在生長年齡內得到矯正。
有幾種手術可以鬆解攣縮的胸鎖乳突肌:①經皮下切斷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附着部,此種方法有一定危險性,易損傷附近的血管和神經,故極少用;②胸鎖乳突肌切除術,只適用於年齡較大,畸形較重的病人,手術後療效亦不佳;③胸鎖乳突肌胸骨和鎖骨部肌腱切斷術,手術簡單,效果較好,較常用;④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術,適用於較大兒童;⑤胸鎖乳突肌Z成形術,適用於較大兒童或其他手術失敗者。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1.2.2.1.2-1,3.21.2.2.1.2-2)。
8 適應症
改良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肉Z-成形術適用於年齡較大兒童或過去手術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