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檢查技術

醫療技術名 手術 化驗及醫學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ù qiāng jìng jiǎn chá jì shù

2 英文參考

abdominoscopy

celioscopy

lap.

laparoscopy

peritoneoscopy

ventroscopy

4 適應

腹腔鏡檢查技術適用於

1.腹部腫塊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腹腔鏡檢查可以補充其他診斷方法如胃腸造影、膽道造影、超聲檢查、計算機斷層攝影不足,並可採取活體組織檢查腹膜後腫物檢查比較困難,但有經驗檢查者是可以克服困難取得較滿意的診斷效果的。

2.肝臟疾病  除急性病毒性肝炎外,肝臟其他慢性炎症營養性、代謝性、寄生蟲性、新生物性疾病都可以用腹腔鏡觀察並在直視下咬取活檢穿刺抽液,避免了肝穿刺活檢的盲目性(不一定穿刺到普天同慶爲部位)和危險性(活檢出血不能止血)。

3.膽囊疾病  急性和慢性膽囊炎膽囊畸形、扭轉、積水、積膿、結石、寄生蟲腫瘤等。

4.梗阻性黃疸  可區別肝內或肝外阻塞,前者肝臟多呈紅色,肝臟輕度腫大,膽囊空虛;後者肝臟呈綠黑色,膽囊腫大。

5.腹水  腹腔鏡是診斷原因未明腹水的安全可靠方法。可鑑別腹腔轉移癌、結核性腹膜炎以及少見的腹壁間皮瘤等。

5 禁忌

1.曾有腹腔手術史,可能有廣泛腹膜粘連者。

2.急性盆腔感染、瀰漫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

3.食管裂孔疝氣腹可造成疝內容嵌頓的危險。

4.腸脹氣  一因穿刺損傷腸管的危險,二因脹氣障礙腹內觀察。

5.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因不能耐受人工氣腹

6.出凝血機制障礙者。

6 準備

1.常規檢查凝血機制,異常者應予以糾正。

2.腹部大量腹水者,應用利水藥物或多次排放腹水後,再行檢查

3.術前皮膚準備,手術前禁食。排空膀胱,術前半小時肌注度冷丁50mg或苯巴比妥鈉0.1g。

7 方法

1.仰臥、消毒、鋪無菌巾,按氣腹常規在臍左或臍下2~5cm、左腹直肌外緣處,局麻後行人工氣腹。注入1500~2000ml氧氣或二氧化化碳。腹內壓力達16~20mmHg即可。

2.按氣腹部位或距腫瘤5cm處,局麻後作小切口分離肌肉腹膜然後插入腹腔鏡穿刺針,穿過腹膜後,拔出針芯,用左手拇指堵住套管口,右手迅速插入腹腔鏡。

3.接通電源後進行檢查,上腹部取平臥位,頭略高。然後再取左、右側位,分別觀察肝、膽、脾、胃及腹膜。下腹部取頭低位,吸盡腹水,觀察腹腔及盆腔

4.可疑病變可在窺鏡直視下行活組織檢查,或穿刺組織檢查。亦可行電灼止血

5.檢查完畢放淨腹腔氣體,拔出腹腔鏡及套管,逐層縫合後局部蓋以無菌紗布,並用多頭腹帶或繃帶固定。

8 注意事項

1.腹腔內氣體不足,影響觀察,可從套管之氣孔內補註氣體

2.電凝止血時須準確對準出血部位,凝固電極不可接觸鏡身,以免發生灼傷。

3.術後用慶大黴黴素2~3日,每日24萬單位靜脈滴注。觀察血壓脈搏及腹部體徵6~12小時。

4.注意防治併發症

(1)氣腫人工氣腹不當可引起皮下氣腫、陰囊氣腫氣胸、縱隔或頸部氣腫,甚至發生腦氣栓導致死亡。

(2)損傷:腹內血管損傷,多因氣腹針或套針穿刺過深且方向垂直而刺入血管內臟損傷,多因穿刺的方向不對或腹腔有粘連。

(3)其它併發症:尚有腹壁血腫膽汁性腹膜炎臍疝,傷口及盆腔感染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