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梅(蘇式)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ó shǒu méi (sū shì )

2 註解

佛手梅又名手梅,系幹青梅製品。

3 佛手梅(蘇式)原料配方

鮮青梅110千克 白砂糖45千克 食鹽4千克 明礬250克 綠色食用色素適量

4 佛手梅(蘇式)工藝流程

選料→鹽漬→雕劃→除核→漂洗→染色→糖漬→煮制→曬制→包裝→成品

5 佛手梅(蘇式)製作方法

1.選料:梅果在未黃時採摘。果實上的茸毛經脫落呈現光澤時,爲採摘的適期。一般選用新鮮小青梅爲原料。

2.鹽漬:將梅果入缸用清水浸溼。然後取出鹽漬,製成鹹坯。每50千克梅果約需食鹽4千克、明礬250克,鹽漬時,先將食鹽與明礬充分混合,然後按一層梅果一層食鹽裝入缸中,不層少放些,上層要多放些,入缸3天之後即成爲鹹坯。

3.雕劃:將鹽漬後的梅坯用利刀在梅果蒂部雕劃30刀左右,並用去核刀除核,使果肉呈纖細手指狀。若不經雕劃工序,則稱爲甜青梅乾。

4.漂洗:將加工好的梅坯浸入清水浸泡12小時左右,漂清鹽分,撈出瀝去浮水

5.染色:配成濃度爲30%的糖液並加入適量的綠色食用色素,調均勻。將梅坯浸入糖液染色,約經12小時左右取出蜜漬。

6.蜜漬:將梅坯加入砂糖蜜漬,砂糖在分幾次加入,共加約40千克左右,待砂糖全部溶化後,蜜漬 15天左右。一次蜜漬後貯存於濃度60%的糖液中,則稱爲雨梅。

7.煮制:將梅坯連同糖液一起倒入煮鍋,加熱煮沸後。隨即撈出,攤晾乾竹匾上。

8.曬制:待梅坯冷卻後,放在陽光下進行曬制1天(不宜烘烤,否則成品色澤暗而不鮮)。經密封包裝後即爲成品。

6 佛手梅(蘇式)產品特點

造型美觀,色澤青翠,質地脆嫩,清甜鮮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