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骨原發性惡性血管內皮瘤又稱血管肉瘤或血管內皮肉瘤,極爲少見。最早是Kokodny於1926年報道,至1971年國外文獻僅達百例,國內少見報道。Huvos提出的定義是指“於腫瘤中形成不規則但互相吻合的管腔,以一層或數層不典型內皮細胞爲邊界,具有間變不成熟表現的腫瘤細胞”。Spjut提出:“血管內皮肉瘤系少見的惡性腫瘤,起源於骨的血管系統細胞或其前體細胞,內皮細胞具有明顯的腫瘤細胞表現,並有形成彎曲而互相吻合的血管傾向”。本病佔骨腫瘤的0.1%~0.4%,佔惡性骨腫瘤的0.5%~1%,佔原發性脊柱腫瘤的4.2%。男性多於女性,發病年齡以10~40歲者佔70%。此病多爲單發,偶有多發。好發部位爲四肢長骨。脊柱少見,主要位於胸、腰椎及骶椎,頸椎偶見個案報道。腫瘤由骨血管內皮細胞或向內皮分化的間葉細胞所組成。惡性程度高,生長迅速,常較早發生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