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浸酒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ú huó jìn jiǔ

2 《聖惠》卷二十三:獨活浸酒

2.1 處方

獨活1兩,桂心1兩,防風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大麻仁2合,牛膝1兩,川椒2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蓼木2兩(銼)。

2.2 製法

上銼細,以生絹袋盛,以酒1鬥,密封頭,浸3日後開。

2.3 功能主治

中風偏枯不遂,骨節冷痛

2.4 用法用量

每日食前及臨臥時暖酒1中盞飲之。以藥力盡爲度。

2.5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3 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3.1 方名

獨活浸酒

3.2 組成

獨活去蘆頭)3兩,生乾地黃(焙)3兩,生黑豆皮1大升,海桐皮2兩,生惡實根1斤,桂(去粗皮)1兩,大麻子仁1升(炒)。

3.3 主治

嶺南熱毒風盛,溼氣鬱蒸,腳氣發動,脾肺常有虛熱,心神煩悶,腳膝痠痛。

3.4 用法用量

不限早、晚,隨意飲之,常令有酒氣,酒盡更添,藥無味再做。

3.5 製備方法

上銼,如黑豆大,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酒3鬥,同納瓷甕中浸之,冬7日,夏3日,春秋5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