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花當藥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àn huā dāng yào

2 拼音名

Dàn Huā Dānɡ Yào

3 別名

獐牙菜、加達、當藥水黃連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龍膽科植物北方獐牙菜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ertia diluta(Turcz,)Benth.etHook.f.[Gentiana diluta Turcz.;Ophelia chinensis Bunge ex Griseb.;StLcrtia chinensis Franch.ex Hemsl.]

採收和儲藏:7-10月採收全草,洗淨,曬乾或鮮用。

5 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莖直立,四棱形,棱上有窄翅,分枝多,細弱,斜升。葉對生;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1-4.5cm,寬1.5-9mm,兩端漸狹,全緣;下面中脈明顯突起。聚傘花序集成圓錐狀,頂生和腋生;花萼綠色,萼片5,裂片線形,長6-12mm,先端銳尖,背面中脈明顯;花直徑1-1.5cm,花冠淺藍色,有紫色條紋,5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長8-12mm,先端急尖,基部有2個腺窩,腺窩窄長圓形,溝狀,邊緣具長柔毛狀流蘇;雄蕊5,花絲線形;子房無柄,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柱粗短,柱頭2裂,裂片半圓形。蒴果狹卵形,長至1.2cm。種子深褐色,長圓形,表面有小瘤狀突起,花、果期8-10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2600m的陰溼山坡、林下、田邊或谷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青海、甘肅、山東、江蘇、河南、四川等地。

7 性狀

性狀鑑別 全草長20-40cm。莖纖細,多分枝,具4棱,淺黃色,有時略帶紫褐色。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葉片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2-4cm,寬3-10m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柄。有時在頂部或葉腋可見聚傘花序花冠淡藍紫色,5深裂,基部內側有2個腺體,其邊緣有流蘇狀毛。氣微,味微苦。

8 性味

苦;性寒

9 歸經

肝;胃;大腸經

10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溼健胃。主骨髓炎咽喉炎;扁機體炎;結膜炎;肝炎;消化不良;痢疾;瘡癰疥癬;毒蛇咬傷

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或研末沖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外搽。

12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淡花當藥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淡花當藥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