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瀉熱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à huáng xiè rè tāng

2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大黃瀉熱湯

2.1 處方

大黃9克(細切,用水100毫升別漬一宿)澤瀉 茯苓 黃芩 細辛 芒消各6克 甘草9克 橘皮6克

2.2 製法

上八味,哎咀。

2.3 功能主治

主脾有實熱,腹中熱而切痛,舌強腹脹身重,食不下。

2.4 用法用量

用水700毫升,煮取350毫升,去滓,下大黃,更煎二沸,去滓;下芒消,分三服。

2.5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3 《千金》卷十五:大黃瀉熱湯

3.1 處方

大黃3兩(細切,水1升半,別漬1宿),澤瀉2兩,茯苓2兩,黃芩2兩,細辛2兩,芒消2兩,甘草3兩,橘皮2兩。

3.2 功能主治

脈厥逆,大腹中熱,切痛,舌強腹脹身重,食不下,心脾急痛

3.3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3合,去滓;下大黃,更煎兩沸,去滓;下芒消,分3服。

3.4 摘錄

《千金》卷十五

4 《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4.1 方名

大黃瀉熱湯

4.2 組成

大黃3兩(切,別漬),黃芩3兩,澤瀉3兩,升麻3兩,羚羊角4兩,梔子仁4兩,生地黃汁1升,玄蔘8兩,芒消3兩。

4.3 功效

關格,通隔絕。

4.4 主治

中焦實熱閉塞,上下不通,隔絕關格,不吐不下,腹滿膨膨,喘急。

4.5 用法用量

以水7升,先煮7味,取2升3合,下大黃更煎數沸,絞去滓,下消,分3服。

4.6 製備方法

上切。

4.7 用藥禁忌

蕪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