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心痛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óng xīn tòng

2 英文參考

parasitic epigastralg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蟲心痛爲病證名[1]。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蟲擾所致的心痛[1]。《聖濟總錄》卷第五十六:“論曰,諸蟲在人身中,若府藏平調,則自安其所,若藏氣虛弱,或因食肥甘過度,致動腸胃間諸蟲,其蟲往來上攻於心絡,則令人心痛。痛有休止,腹中熱,喜吐涎出,是蚘心痛也。” 《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曰蟲,必面色青黃有白斑,脣紅,能食或食後即痛,或痛後即能食,或嘔噦涎沫,或吐青水。凡吐水蟲痛,不吐水冷心痛也。蟲心痛,小兒多有之。”可用烏梅丸蕪荑散萬應丸妙應丸等方[1]中氣傷者,宜調中氣[1]

參見心痛、蚘心痛

心痛爲病證名[2]。胸脘部疼痛的統稱[2]。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指胃脘痛[2]。《丹溪心法·心脾痛》:“心痛胃脘痛。”古代文獻對心痛有多種記載[2]。如真心痛厥心痛九種心痛冷心痛熱心痛氣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失血心痛、蚘心痛蟲心痛大實心痛悸心痛[2]

心痛爲病症名[3]。亦稱蛔咬心痛[3]。《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蛔心痛,心腹中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熱,善涎出,是蛔咬也。”《醫燈續焰》卷八:“蛔咬心痛……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黃綠水涎沫,或吐蟲出,發有休止,此是蛔心痛也。”可用烏梅丸蕪荑散等方[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21.

治療蟲心痛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