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心痛
《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虫,必面色青黄有白斑,唇红,能食或食后即痛,或痛后即能食,或呕哕涎沫,或吐青水。可用乌梅丸、芜荑散、万应丸、妙应丸等方。中气伤者,宜调中气。如真心痛、厥心痛、九种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气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失血心痛、蚘心痛、虫心痛、大实心痛、悸心痛等。
-
胆道蛔虫症
指蛔虫因直接遭受强烈刺激(如驱虫不当),或因高热、腹泻等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时,从空肠回窜到十二指肠,进入胆总管而导致的急腹症。2.体征主要在右上腹剑突旁有小范围压痛区,不发作时压痛点仍存在。诊断检查:诊断:1.临床特点有便虫或吐虫史,有服驱虫药史,阵发性剧烈上腹疼痛及剑突右侧压痛点。
-
九种心痛
概述:九种心痛是指前胸和上腹部各种痛证的合称,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所载九痛丸“治疗九种心痛”,但未言九痛名目。
-
大实心痛
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藁本汤去其邪也。”心痛为胸脘部疼痛的统称,一指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也指胃脘痛,古代文献对心痛有多种记载。如真心痛、厥心痛、九种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气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失血心痛、蚘心痛、虫心痛、大实心痛、悸心痛等。
-
槟榔鹤虱散
处方:当归8分,桔梗8分,芍药8分,橘皮8分,鹤虱8分,人参6分,桂心6分,槟榔10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虫心痛,无问冷热,蛔虫心痛。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煮姜枣汤调下,渐渐加至2匕。注意:忌猪肉、生葱、油腻,小豆、粘食等。
-
九痛丸
附子42克(炮)生狼牙14克(炙香)巴豆14克(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干姜吴茱萸各14克制法:上药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摘录:《金匮》卷上《疡科纲要》卷下方之九痛丸:组成:白川椒1两,公丁香1两,高良姜1两,广木香1两,明腰黄1两,江子仁(即巴豆,拣取白仁,压净油质)1两,五灵脂8钱,西藏红花6钱。
-
九痛圆
处方:狼毒(炙香)一两,附子(炮.炮制:上六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又治连年流注心胸痛。并疗冷冲上气,落马堕车,瘀血等疾。卒中恶心腹胀痛,口不能言者,服二圆立瘥。
-
虫心痛汤
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半夏1钱,芜荑1钱,苍术1钱,乌梅3钱,槟榔1钱,丹皮1钱。功能主治:虫心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石榴皮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石榴皮散:处方:酸石榴皮30克龙骨30克(烧过)诃黎勒30克(煨,用皮)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圣惠》卷七十四:组成:酸石榴皮3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地骨皮1两,黄柏1两(微炙,锉),当归1两(锉,微炒),芎藭3分。主治:小儿脓血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