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赤而痛

中醫眼科學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ú chì ér tòng

2 英文參考

pinkless ophthalmalg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不赤而痛症狀[1]。出《銀海精微》卷三。指內、外障眼疾不紅赤而疼痛的表現[1]

參見白眼痛及痛如神祟

白眼病爲病證名[2]。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白痛,俗稱害白眼[2]。指白睛無紅腫而疼痛證候[2]。《審視瑤函》卷三謂白眼痛有表裏之分[2]。如火伏氣分之白澀症屬表;鬱邪蒸逼於內之白珠俱青症屬裏[2]

痛如神祟症狀名,又名神祟疼痛[3]。本證眼外觀無紅赤腫脹,突然疼痛,如針刺如火灼,時作時止[3]。《銀海精微》:“痛如神祟,舊無根基,只因痛甚怪異,或日痛而夜愈,或夜痛而日愈,如艾之灸,針之刺,忽來忽往,無蹤無跡,號日痛如神祟。豈有神祟爲禍而害眼,熟知陰陽偏勝,動靜氣血攻擊使然。”以上對本證描述較詳,而且指出,因疼痛怪異,方以神祟喻之,實則並無神祟爲患[3]。治之當結合眼部及全身其他症狀辨證論治[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2.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