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腫瘤切除及成形術

鼻部腫物的手術 手術 耳鼻喉科手術 鼻和鼻竇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í yì zhǒng liú qiē chú jí chéng xíng shù

2 英文參考

the resection of the nasi alae tumor and rhinoplasty

5 分類

耳鼻喉科/鼻和鼻竇手術/鼻部腫物的手術

6 ICD編碼

21.3001

7 適應

鼻翼腫瘤切除及成形術適用於:

1.發生鼻翼部的良性腫瘤,如乳頭狀瘤、血管瘤、良性黑色素瘤(注:上述腫瘤如切除後無組織缺損則不必做成形術)(圖9.4.5.3-1,9.4.5.3-2)。

2.發生鼻翼鼻尖部的基底細胞癌。尚有鱗狀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等,應徹底切除腫物,根據切除後對鼻翼造成的缺損程度做成形修復(圖9.4.5.3-3)。

8 禁忌症

1.年老且有糖尿病或有出血性疾患者

2.局部皮膚有嚴重感染者。

3.病人對鼻外形要求較高、不同意手術治療者。

9 術前準備

1.剪除鼻毛注意勿傷及皮膚

2.用肥皂水洗淨鼻前庭鼻翼外部腫瘤周圍的皮膚然後生理鹽水沖洗乾淨。

10 麻醉體位

可用1%普魯卡因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潤麻醉,藥液內加入適量的腎上腺素。在麻醉注射時切勿使已刺入腫瘤的針頭再刺入距腫瘤較遠的正常組織

精神緊張者或小兒可採用全身麻醉

病人仰臥於手術檯上,術者站在病人患腫瘤側,助手站在對側。

11 手術步驟

良性腫瘤可採用菱形切口,切除腫瘤後局部組織缺損不大,將切口逐層縫合即可。如菱形切口太寬時,應在切口兩側做皮下分離,減輕皮膚張力後再縫合。

鼻翼上緣小的良性腫瘤,可用橫向楔形切口,鼻脣溝上部設計小易位皮瓣,腫瘤切除後皮瓣移轉分層縫合,供皮區可直接縫合(圖9.4.5.3-4)。

鼻翼痣可在痣外2~3mm做切口,設計蒂在上方的鼻脣溝皮瓣,腫物切除後皮瓣轉移縫合,供皮區周緣稍加剝離後直接縫合(圖9.4.5.3-5)。

對於惡性腫瘤,應在腫瘤邊緣0.5~1.0cm處做切口腫瘤切除後根據鼻翼缺損的不同程度進行修復成形。

皮片移植術:病變早期範圍侷限者,可於其邊緣外5mm做切口,切除皮膚及皮下組織,創面可行全層皮片移植(圖9.4.5.3-6)。

局部皮瓣法:鼻翼基底細胞癌鼻翼全層切除,鼻脣溝處設計蒂在上部的易位皮瓣,皮瓣切開剝離後,遠側端摺疊成雙層,縫合於鼻翼缺損區,鼻孔內填塞碘仿紗條,鼻外加壓包紮,病變範圍廣泛者,切除後創緣做部分縫合縮小創面,再行斷層皮片移植(圖9.4.5.3-7)。鼻大部缺損和全鼻缺損,即使殘留少量鼻翼組織,由於排列紊亂,厚薄不等,色澤各異,這些殘存組織也難以利用,如觀察半年至1年無復發者可行鼻再造術。

鼻翼部分缺損不大於1cm者,採用耳部複合移植片成形最爲適宜。因爲耳廓耳輪近似鼻翼遊離緣。耳廓標本處用1%~2%碘酊及75%乙醇消毒後,局部麻醉下做楔形切口,取一比實際需要稍大的複合皮片,將耳廓複合皮片與鼻翼缺損邊緣相對縫合,先縫鼻腔面,再縫合鼻外面,周圍完全縫合後外鼻無菌紗布包紮,鼻腔碘仿紗條填塞(圖9.4.5.3-8)。

12 中注意要點

腫瘤切除後務必從手術腔周圍不同部位取標本做快速冰凍切片,若發現癌細胞時應再擴大切除範圍,在切除惡性腫瘤過程中,注意凡已接觸腫瘤的器械,不再用於正常組織,防止癌細胞種植轉移

13 術後處理

1.病人取半坐位

2.大劑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24~48h後抽出鼻腔內紗條。

4.及時清理鼻腔內分泌物,並滴呋喃西林麻黃麻黃素液。

5.5~7d後拆除縫線。

14 述評

1.腫物切除不徹底局部復發。

2.局部組織感染移植皮片壞死

3.局部組織缺損出現外鼻畸形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