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平時多見,約佔嚴重胸部傷的4%~7%,佔嚴重腹部傷的22%。大多數爲交通事故傷引起,其次是高處墜落、塌方或擠壓等。與穿透傷不同,鈍性傷引起的膈肌破裂是間接損傷,發生機制不完全清楚,有人認爲是下胸部受擠壓而變形、扭曲,形成對膈肌的局部牽扯和剪力,使之破裂或沿止點處撕脫。大多數人認爲是胸腹腔壓力差機制:平靜呼吸時胸腔內爲負壓,腹腔內爲正壓,壓差約7~20釐米水柱,深吸氣時可達100釐米水柱以上。當強大的鈍性暴力作用於胸腹部,使二者間壓差驟增,腹腔內壓力向上衝動,作用於膈肌薄弱部位而引起破裂。這一機制容易解釋約1/3的病人沒有胸廓骨折,以及右側膈肌因有肝、腎起緩衝作用而發生破裂機會遠少於左側。
3 臨牀表現
膈肌破裂絕大多數爲左側,少數爲右側或雙側。破裂口大多在10釐米以上,呈放射形,也可呈橫形破入心包腔,稱爲膈肌心包破裂。少數爲膈肌附着處的撕脫。伴隨隔肌破裂而進入胸腔的臟器以胃爲最多見,依次爲脾、結腸、網膜、小腸和肝髒等。由於破裂膈肌的運動功能喪失、肺受壓萎陷和縱隔移位,可引起嚴重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甚至呼吸衰竭和休克。進入胸腔的胃或腸管遭受膈肌破口的壓迫,可出現胃腸梗阻症狀,甚至發生絞窄。併發胃腸破裂時可引起胸腹腔感染。查體時可發現一側胸廓膨隆、活動受限、叩之濁音或鼓音,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或可聽到腸鳴音,而腹部常明顯凹陷,有時腸鳴音亢進。X線胸片上顯示一側膈肌升高,膈頂輪廓消失,膈上出現腸管陰影或液平面,或有一蕈狀陰影突入右側胸腔,縱隔向健側移位。對仍不能確診的病人,由鼻腔下胃管後胸透或拍片,可見胃管出現於胸腔內,經胃管注入造影劑(碘劑),更能證實診斷。懷疑右側膈肌破裂時可注入人工氣腹200~300毫升,立位拍片若見氣體未在腹腔而在胸腔則可確診。閉合性膈肌破裂大多有合併傷,最多者爲肋骨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其次爲脾或肝破裂、胃腸破裂,以及顱腦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