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肋骨骨折
概述:肋骨骨折(costalfracture)是指以肋骨局部微肿疼痛,深呼吸、咳嗽或喷嚏时疼痛加剧,甚则伛偻难仰,局部压痛明显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连枷胸时胸痛和胸廓稳定性破坏更为严重,反常呼吸运动更使呼吸运动受限,咳嗽无力,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和潮气量降低,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
-
胸膜外肋间神经镇痛术
骨折刺破胸膜和肺组织可发生气胸、血胸或皮下气肿及咯血。3.用硬膜外穿刺针(tuohyneedle)从肋骨上缘穿刺,针尖触及肋骨上缘后再斜向上进入3mm,到达壁层胸膜,退出硬膜外针芯,换上装有5ml生理盐水的10ml注射器,回抽针栓以检查是否刺入肋间血管,轻推针栓有无阻力,若阻力消失则针尖已进入胸膜腔。
-
胸膜外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术
骨折刺破胸膜和肺组织可发生气胸、血胸或皮下气肿及咯血。3.用硬膜外穿刺针(tuohyneedle)从肋骨上缘穿刺,针尖触及肋骨上缘后再斜向上进入3mm,到达壁层胸膜,退出硬膜外针芯,换上装有5ml生理盐水的10ml注射器,回抽针栓以检查是否刺入肋间血管,轻推针栓有无阻力,若阻力消失则针尖已进入胸膜腔。
-
胸膜外肋间神经止痛术
骨折刺破胸膜和肺组织可发生气胸、血胸或皮下气肿及咯血。3.用硬膜外穿刺针(tuohyneedle)从肋骨上缘穿刺,针尖触及肋骨上缘后再斜向上进入3mm,到达壁层胸膜,退出硬膜外针芯,换上装有5ml生理盐水的10ml注射器,回抽针栓以检查是否刺入肋间血管,轻推针栓有无阻力,若阻力消失则针尖已进入胸膜腔。
-
肋骨骨折的封闭疗法
手术名称:肋骨骨折的封闭疗法分类:胸外科/胸部创伤手术/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ICD编码:99.2901概述:肋骨骨折无论是平时或战时均较常见,战时肋骨骨折约占胸部伤的40%~第1或第2肋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胛骨骨折时,应密切注意有无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内脏器损伤。封闭疗法有痛点封闭和肋间神经封闭两种。
-
连枷胸胸壁内固定术
3.肋骨骨折部有明显错位,预测胸廓可能发生变形者。冲洗胸腔后,锁骨中线第2肋间及腋中线膈肌上方各安置胸腔引流管。④克氏针两端在小孔外各露出约1cm长,并略加弯折,使之能牢固地固定在肋骨上(图5.9.3.2-4)。3.钢板内固定术:①用骨科不锈钢钢板,其长度超过肋骨骨折段,按肋骨的弧度加以弯曲;
-
胸壁内固定术
3.肋骨骨折部有明显错位,预测胸廓可能发生变形者。冲洗胸腔后,锁骨中线第2肋间及腋中线膈肌上方各安置胸腔引流管。④克氏针两端在小孔外各露出约1cm长,并略加弯折,使之能牢固地固定在肋骨上(图5.9.3.2-4)。3.钢板内固定术:①用骨科不锈钢钢板,其长度超过肋骨骨折段,按肋骨的弧度加以弯曲;
-
胸部损伤
疾病分类:胸外科疾病概述:胸部损伤由车祸、挤压伤、摔伤和锐器伤所致,包括胸壁挫伤、裂伤、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挫伤。此外,高压气浪、水浪冲击胸部尚可引起肺爆震伤开放性损伤,平时多因利器刀锥.战时则由火器弹片等穿破胸壁所造成,如进入胸膜腔,可导致开放性气胸或(和)血胸,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廓固定术。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肋间胸膜腹膜疝
概述:经膈肌肋间疝(transdiaphragmaticintercostalhernia)是腹内脏器经膈肌由胸壁“薄弱区”膨出而形成的疝。肋间肺疝所形成的胸壁肿块的特点是呼气时增大,吸气时减小。缝合疝囊颈部,切除多余疝囊。膈肌裂口较大,可用尼龙编织物、Dacron涤纶补片、MarlexMesh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修补膈肌。
-
经膈肌肋间疝
概述:经膈肌肋间疝(transdiaphragmaticintercostalhernia)是腹内脏器经膈肌由胸壁“薄弱区”膨出而形成的疝。肋间肺疝所形成的胸壁肿块的特点是呼气时增大,吸气时减小。缝合疝囊颈部,切除多余疝囊。膈肌裂口较大,可用尼龙编织物、Dacron涤纶补片、MarlexMesh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修补膈肌。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2.临床表现:(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2)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骨髓瘤相关检查、胸部CT、血气分析、腹部超声等。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行开胸探查+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34.0201)。(4)胸部CT。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胸壁皮下气肿
疾病代码:ICD:T79.7疾病分类:胸外科症状体征:一般皮下气肿病人无自觉症状,惟一对病人的影响是睁眼困难。在胸壁首先出现气肿的部位往往是肋骨骨折的部位。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见胸壁和(或)颈部软组织有透光的不规则斑点阴影,如果显示心脏左缘双重阴影,为纵隔内大量积气的特征表现。
-
闭合性气胸
根据胸膜腔积气量及肺萎陷程度可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气胸。此时,胸腔内压为正压。中、大量气胸可先行胸腔穿刺,若一直抽不尽、抽气不久又达抽气前的积气量、另一侧亦有气胸、合并血胸、需行全身麻醉或需用机械通气等,均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减轻积气对肺和纵隔的压迫,促进肺尽早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小细胞肺癌(SCLC)的放射治疗
(3)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癌放射治疗中较常见而较严重的并发症。(6)皮肤急性放射反应:高能射线应用于临床后较少出现皮肤急性放射反应。(3)放射性脊髓损伤:即使脊髓的放射剂量限制在耐受的范围内,还有5%左右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脊髓炎。(4)心脏损伤:临床表现有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和心肌病,以心包炎最多见。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放射治疗
4.术后放射治疗:(1)照射靶区:已做纵隔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显示没有淋巴结转移,仅有原发肿瘤残留或切缘阳性,照射野仅包括残留部位或切缘。全脑照射设两侧野相对照射。(2)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是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急性放射反应,系射线对支气管黏膜上皮的作用引起。
-
创伤性窒息
概述:创伤性窒息由严重胸部挤压伤所致,是闭合性胸部伤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综合病征,其发生率约占胸部伤的2%~颅内轻微的点状出血和脑水肿产生缺氧,可引起一过性意识障碍、头昏、头胀、烦燥不安,少数有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等现象,瞳孔可扩大或缩小。窒息者立即行心肺复苏,人工心脏按压和辅助呼吸抢救。
-
外伤性窒息
概述:创伤性窒息由严重胸部挤压伤所致,是闭合性胸部伤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综合病征,其发生率约占胸部伤的2%~颅内轻微的点状出血和脑水肿产生缺氧,可引起一过性意识障碍、头昏、头胀、烦燥不安,少数有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等现象,瞳孔可扩大或缩小。窒息者立即行心肺复苏,人工心脏按压和辅助呼吸抢救。
-
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行纵膈肿瘤切除术。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ICD-10:D13.0,M8890/0)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ICD-9-CM-3:42.32)。4.胸片呈正常术后改变,无明显异常。
-
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第一诊断为食管裂孔疝(ICD-10:Q40.1,K44.902)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加胃底折叠术(ICD-9-CM-3:53.72/53.84+44.6601)。(2)X线胸片;
-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2.术中用药:抗菌药物。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胸壁外牵引固定术
手术名称:胸壁外牵引固定术别名:连枷胸胸壁外固定牵引术;②巾钳重力牵引术:巾钳重力牵引是利于巾钳夹住浮动胸壁的肋骨骨折段,加以一定重力,悬吊固定在牵引床架上,以纠正胸壁反常呼吸运动。如合并有严重的肺挫伤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采用肋骨内固定及人工呼吸器控制呼吸为宜,以纠正呼吸衰竭。
-
连枷胸胸壁外牵引固定术
手术名称:胸壁外牵引固定术别名:连枷胸胸壁外固定牵引术;②巾钳重力牵引术:巾钳重力牵引是利于巾钳夹住浮动胸壁的肋骨骨折段,加以一定重力,悬吊固定在牵引床架上,以纠正胸壁反常呼吸运动。如合并有严重的肺挫伤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采用肋骨内固定及人工呼吸器控制呼吸为宜,以纠正呼吸衰竭。
-
连枷胸胸壁外固定牵引术
手术名称:胸壁外牵引固定术别名:连枷胸胸壁外固定牵引术;②巾钳重力牵引术:巾钳重力牵引是利于巾钳夹住浮动胸壁的肋骨骨折段,加以一定重力,悬吊固定在牵引床架上,以纠正胸壁反常呼吸运动。如合并有严重的肺挫伤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采用肋骨内固定及人工呼吸器控制呼吸为宜,以纠正呼吸衰竭。
-
漏斗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漏斗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67.6漏斗胸疾病编码。(2)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
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ICD-9-CM-3:07.8301)。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心脏钝性闭合伤
概述:心脏钝性闭合伤约占胸部伤的10%~病因病理病机:受伤机制有:①直接作用:一定强度的单向力量直接作用于心前区造成损伤,或可伴之胸骨和肋骨骨折的刺伤。⑦创伤性室壁瘤:为心肌挫伤后坏死或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真性室壁瘤。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和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和LDH2有诊断价值。
-
穿透性胸腹联合伤
临床表现:穿透性胸腹联合伤的表现可分为4类:①以胸部伤表现为主,如胸痛、呼吸困难、血胸和气胸等,②以腹部伤表现为主,内出血或腹膜炎的表现,③同时有胸部伤和腹部伤的表现④严重创伤性休克,胸腹部伤的表现均不突出。通常胸部伤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故须行剖腹探查处理腹内脏器损伤,同时修补膈肌破裂。
-
胸骨骨折
直接撞击引起者半数以上伴有纵隔内血肿甚或引起急性心脏压塞、心包裂伤、心肌挫伤、瓣膜损伤,冠状动脉挫伤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心脏破裂、胸主动脉破裂或腹内脏器伤;可用闭式复位,在局麻下将伤员肩胛间垫至胸椎过伸,双臂上举过头,用手法加压胸骨复位,然后肩胛间垫以小枕及骨折部位用沙袋压迫,卧位休息。
-
肋锁综合征
治疗措施:保守治疗同前斜角肌症候群,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则需行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为经腋窝法切除第一肋骨:病人侧卧位患侧在上,经腋窝沿皮肤皱褶作一横切口,前边越过胸大肌的前缘,向后横过腋窝的后缘。颈胸段的脊柱侧弯或先天性的半椎体可以使胸廓上口扭转,第一肋骨向上;
-
气管梗阻
疾病别名trachealobstruction疾病代码ICD:S27.5疾病分类胸外科疾病概述气管梗阻最常见于交通事故引起的胸部损伤,因常合并头部损伤造成意识障碍;同时,观察胸廓的呼吸运动是否正常。1.体位影响引起的气管梗阻丧失意识的病人必须首先彻底清除口腔、鼻腔异物和分泌物,必要时须借助喉镜清洁咽喉部,保证呼吸道通畅。
-
外伤性血胸
外伤性血胸是胸部外伤后引起的胸膜腔积血,是胸部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中量血胸(500-1000毫升),X线检查见液面达肺门(肩胛骨中部水平)。4.胸腔穿刺抽出血液。2.如血胸出现高热寒战、胸痛、气短、脉快、白细胞计数增高,抽出的血液检查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比值(正常为500:1),如白细胞数上升,确有感染。
-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操作名称:食管癌的放射治疗适应证:1.根治性放射治疗: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声带麻痹,病灶长度<10cm、无穿孔前X线征象、无显著胸背痛、无内科禁忌证者,以及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术后残端有肿瘤残存者均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
仰卧压胸法
概述:人如触电、溺水、自缢、中毒以及心脏病或癫痫发作时,呼吸可能停止,但如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予以抢救,很可能挽回生命。仰卧压胸法便于观察患者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做本法时要将舌头拉出。
-
挤压呼吸法
操作名称:挤压呼吸法概述:人工呼吸是抢救伤病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凡是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呼吸暂停者,用人工或机械协助患者吸入必需的氧气,排出二氧化化碳,直到恢复自主呼吸。方法:1.第一步是急救者跪于病伤者头前,两手持伤病者前臂中部,将其直拉向头两侧并使其伸直,使肋骨上移,胸部扩张,使空气顺利吸入肺内。
-
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非侵袭性胸腺瘤等外科9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4号)印发。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非侵袭性胸腺瘤等外科9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4号)印发。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闭合性膈肌破裂
与穿透伤不同,钝性伤引起的膈肌破裂是间接损伤,发生机制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是下胸部受挤压而变形、扭曲,形成对膈肌的局部牵扯和剪力,使之破裂或沿止点处撕脱。查体时可发现一侧胸廓膨隆、活动受限、叩之浊音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可听到肠鸣音,而腹部常明显凹陷,有时肠鸣音亢进。
-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准备:胸椎旁卧位穿刺法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10cm长、7号腰麻穿刺针。1.5cm处,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沿椎板外缘或向外移0.5cm。回吸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即可注射局麻药6~
-
自体肋软骨球移植术
用肋骨骨膜剥离子于肋骨上下缘的软骨膜下伸入肋软骨后面的软骨膜下。结膜囊后壁中央部水平切开结膜,切口由内眦部向外眦部,分离结膜下组织,暴露眼球筋膜(图11)。术中注意事项1.肋软骨球植入肌锥腔时,如能将软骨球植入位置略偏向上方,效果可能更为理想,但不能过高,否则可以压迫上睑提肌引起并发症。
-
创伤窒息综合征
概述:创伤窒息综合征(traumaticasphyxiasyndrome)是指胸、上腹部突然受到严重挤压损伤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面颈部、上胸部皮肤出现红紫或蓝紫色改变的一组病征。受伤后即刻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头部胀感,继之意识不清。鉴别诊断:急性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底骨折、颅内血肿等。
-
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用于胸外伤后疼痛,包括肋骨骨折、胸壁挫伤、梿枷胸等。3.用于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及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症。3.常规皮肤消毒。
-
肋间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肋间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肋间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用于胸外伤后疼痛,包括肋骨骨折、胸壁挫伤、梿枷胸等。3.用于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及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症。5%利多卡因,维生素B12500~
-
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7.胸部——前弓位(前后向)适用于肺尖病变、下胸部叶间胸膜积液及右中叶肺不张等,是在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检查。(3)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4)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注意事项:1.胸部——后前立位注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1。
-
胸骨骨折闭式手法复位
手术名称:胸骨骨折闭式手法复位别名:胸骨骨折闭式复位方法;若出现骨折移位,多为下折端向前移位,上折端重叠于下折端后方,胸骨后骨膜常常仍保持完整。禁忌症:合并有肋骨骨折、胸椎骨折、胸内脏器损伤者。麻醉和体位: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伤者取坐位。术后处理:术后应卧位休息,减少活动,以防骨折再移位。
-
胸骨骨折闭式复位方法
手术名称:胸骨骨折闭式手法复位别名:胸骨骨折闭式复位方法;若出现骨折移位,多为下折端向前移位,上折端重叠于下折端后方,胸骨后骨膜常常仍保持完整。禁忌症:合并有肋骨骨折、胸椎骨折、胸内脏器损伤者。麻醉和体位: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伤者取坐位。术后处理:术后应卧位休息,减少活动,以防骨折再移位。
-
创伤窒息综合症
概述:创伤窒息综合征(traumaticasphyxiasyndrome)是指胸、上腹部突然受到严重挤压损伤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停止,面颈部、上胸部皮肤出现红紫或蓝紫色改变的一组病征。受伤后即刻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头部胀感,继之意识不清。鉴别诊断:急性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底骨折、颅内血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