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德狂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èi dé kuáng

2 註解

1845年,英國Prichard從智能精神病中分出悖德狂,他認爲:患者的智能很少或完全不受損害,主要表現在情感、性情或習慣方面,他們心靈中的道德觀念和正義原則是高度歪曲和破壞,自我控制能力喪失或受到嚴重障礙。Gouster(1878)受 Lombroso和 Prichard的影響,發表一篇有關悖德狂的著述,他認爲此類人的特點是長期道德變態,愛好惡作劇,興奮情慾增盛,判斷力薄弱和存在某些不正常軀體症狀。目前已很少使用此術語,此類表現的患者多在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中描述。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