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悖德狂
1845年,英国Prichard从智能精神病中分出悖德狂,他认为:患者的智能很少或完全不受损害,主要表现在情感、性情或习惯方面,他们心灵中的道德观念和正义原则是高度歪曲和破坏,自我控制能力丧失或受到严重障碍。目前已很少使用此术语,此类表现的患者多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中描述。
-
精神病理性卑劣
Prichard(1835)提出“悖德狂”的概念,悖德狂到19世纪末为Koch的精神病理性卑劣所取代,Koch认为这类人是一类因素质劣卑而犯有种种反社会行为的罪人和其他缺陷者,他标明的范围亦过广,包括胞器质性缺陷和智能衰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