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关于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由于引起脱位的局部原因、畸形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及先天性髌骨脱位。从移位的程度又分为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即半脱位)。
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往往在关节囊松弛、股内侧肌力弱、股骨外髁发育不良、滑车凹部变浅,髌骨关节面扁平等情况下,突然遭受外力,髌骨甚易从股骨滑车向外滑脱。治疗原则上采用手法整复非手术治疗;有时发生严重的膝内侧支持带和关节囊破裂,则需手术治疗。
复发性髌骨脱位可可由轻微的外伤或根本无外伤史而发生,脱位可反复发生,常向膝外侧脱位。脱位常在膝关节发育不良的基础上发生;膝内侧软组织松弛力弱,膝外侧软组织挛缩,有时股外侧肌的个别肌束直接止于髌骨外上方;髌骨较小,外侧部分扁平,髌骨位置较高,股骨下端特别是外髁发育不良,膝关节外翻、胫骨外旋、股骨下端内旋等。膝关节由伸直位转向屈曲位时,髌骨逐渐向膝外侧滑移,一旦脱位,膝即不能主动伸展;如在伸膝位将髌骨控制在股骨髁间窝,则屈膝困难甚至不能。此类脱位非手术治疗难于凑效,需手术治疗。
因引起髌骨脱位的因素较多,且各不相同,故治疗时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或数种术式联合应用以达到治疗目的。在术式选择时应注意下列原则:
1.为解除对髌骨向外侧的牵引力,应对髌外侧的一切挛缩软组织,包括髂胫束、股四头肌扩张部和关节囊等进行充分的松解。
2.用肌腱整形方法加强髌骨内侧肌肉的收缩力量,必要时可移植半腱肌至髌骨。
3.调整伸膝装置的牵拉方向,若不解决牵拉力向外偏问题,髌骨脱位仍不可避免。
4.髌骨切除手术缝合时,须注意伸膝装置的牵拉方向是否顺着股骨髁间窝,如有牵拉方向不正时,则须进行调正。
5.单纯因膝外翻畸形引起的髌骨脱位,可采用截骨术来解决,具体截骨部位须经X线摄片后精心设计确定。
6.若关节软骨有广泛破坏,应考虑膝关节融合或人工膝关节置换。
7.在儿童如发现股骨髁间窝浅平时,无须手术加深,据报道,只要保持髌骨的复位,在膝关节经常活动的情况下,日后可使髁间窝逐步得到塑形加深
相关解剖及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6.8.3-0-1~3.6.8.3-0-5)。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6.8.3-1~3.6.8.3-3)。
11 手术步骤
1.切口 取膝关节前内侧切口,切口止于胫骨结节远侧1.5cm的中线处。向内外两侧牵开切口皮瓣,显露髌骨前侧及髌腱(图3.6.8.3-4)。
2.胫骨结节移位和固定:切开髌腱两侧,游离髌韧带,将髌韧带止点连同一约1.5cm×1.5cm的方形骨块由胫骨结节处凿下(图3.6.8.3-5)。
3.切开髌骨外侧软组织及关节囊直到滑膜,再沿股四头肌腱游离到股外侧肌远端外侧肌膜。切开滑膜,探查膝关节及关节软骨面,如有软骨磨损,可用手术刀修平,有游离体时予以摘除,冲洗关节后缝合滑膜,把髌韧带止点连同骨块向胫骨内侧牵拉,使髌骨复位到股骨髁间正常位置上,股四头肌及髌腱的力线成一直线时髌腱止点在胫骨上所处的位置,即选作髌腱新的止点部,在该处胫骨上凿下一同样大小的骨块,形成一骨槽(图3.6.8.3-6)。
4.然后将附着在髌腱的骨块嵌入该骨槽中,用一枚长度足以贯穿胫骨对侧皮质的螺钉将骨块固定,将髌韧带与周围骨膜缝合固定。由制作骨槽中取出的骨块置入胫骨结节的骨槽中(图3.6.8.3-7)。
5.另有两种制作新的髌腱止点均勿须作内固定的方法:①Depalma在胫骨结节移位术中,用骨凿于髌腱抵止部凿取一3cm×1.5cm连同髌腱的纵形骨块,在胫骨前内侧髌腱原止点的内下方3cm处凿一大小与前者相同的骨槽,其纵轴与胫骨纵轴间应呈45°夹角(图3.6.8.3-8)。在骨槽的上下两端用骨刮匙刮除少量松质骨后,将连结髌腱的骨块置入骨槽中,并使植入的骨块纵轴向胫骨纵轴旋转约45°保持平行,骨缺损部以凿取的骨片充填(图3.6.8.3-9)。②另一种髌腱新止点的作法类似于Depalma的方法,不同处在于凿的新止点骨槽纵轴与胫骨纵轴间为90°的垂直关系,连结髌腱的骨块放入新止点骨槽内时,须将骨块纵轴旋转90°,放入骨槽后再旋回原来的方向(图3.6.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