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疾病
jī chū xìng gǔ shé
耳鼻喉科
击出性骨折又称眶底爆折。早在1889年,Lang首次报道一例由于眶底骨折引起眼球陷没和复视的病例,以后King(1944)又有报道,Smith(1957)正式命名击出性骨折。
击出性骨折是当眼部被钝器击伤时,眼球向后移位,眶内压力剧增,致使眶下壁或内壁薄弱处发生暴裂性骨折;骨折片和眶内容,如脂肪、肌肉等组织陷入上颌窦或筛窦,并常伴有血肿发生。临床分下壁型和内壁型。
眼睑皮下瘀血、伴有气肿;眼球运动受限,出现复视;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多伴有眼球和视神经损伤所致的视力减退或失明。眼部肿胀消退后,因眶内软组织纤维变,出现眼球塌陷和假性眼睑下垂、睑板上陷窝加深及睑裂横径缩短等。
外伤
骨折处出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鼻颏位X线拍片可见眶底下移、骨折处“天窗”影(骨折后眶内软组织部分“疝”入上颌窦形成)及上颌窦腔混浊等;CT可定位骨折。
应及早使陷入上颌窦或筛窦的眶内容回纳于眶内,眶壁骨折片复位固定。手术复位时间以伤后7—10日为宜。手术进路有经下睑下、上颌窦和鼻外开筛等。
-
耳鼻喉科-头颈外科(第6版)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