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颈草

杀虫 利水消肿 中医学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fèng jǐng cǎo

2 概述

凤颈草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名医别录》记载的马鞭草之别名[1]

3 别名

风颈草、紫顶龙芽[2]

4 来源及产地

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2]。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2]

5 性味归经

苦,微寒[2]。入肝、脾经[2]

6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消肿,破血杀虫[2]

1.治感冒白喉疟疾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脚气痢疾关节酸痛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癥瘕积聚[2]。煎服:15~30g[2]

2.捣汁含咽治咽喉肿痛;捣敷或捣汁涂治痈肿、下部湿疮跌打损伤[2]

7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马鞭草苷、鞣质挥发油[2]

9 药理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有消炎、镇痛作用[2]。对子宫兴奋作用[2]。并能增强前列腺素E2效力[2]马鞭草毒性低,不溶血,有促进动物血凝及乳汁分泌的作用[2]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