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 利水消肿 中医学 中药学
fèng jǐng cǎo
凤颈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名医别录》记载的马鞭草之别名[1]。
风颈草、紫顶龙芽[2]。
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2]。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2]。
苦,微寒[2]。入肝、脾经[2]。
清热,利水,消肿,破血,杀虫[2]。
1.治感冒,白喉,疟疾,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脚气,痢疾,关节酸痛,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癥瘕积聚[2]。煎服:15~30g[2]。
2.捣汁含咽治咽喉肿痛;捣敷或捣汁涂治痈肿、下部湿疮、跌打损伤[2]。
孕妇忌服[2]。
本品含马鞭草苷、鞣质、挥发油[2]。
水及醇提取物有消炎、镇痛作用[2]。对子宫有兴奋作用[2]。并能增强前列腺素E2的效力[2]。马鞭草苷毒性低,不溶血,有促进动物血凝及乳汁分泌的作用[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