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腹水
病因病机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和现代认识,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感染黄疸,积聚失治及感染血吸虫等。2.湿热蕴结此证为水湿内蓄而热化。分型治疗(1)气滞湿阻治法:疏肝理气,燥湿健脾。(4)腹水汤组成:益母草60克,茅根3O克,苍术30克,白术30克,牛膝30克,防己45克,山药15克,陈葫芦30克。
-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印发。2.利尿剂:呋塞米单用或联合应用安体舒通。: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营养摄入状况改善或营养状态稳定(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腔积液等)转入相应路径。
-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抗病毒药物。2.腹围减小。
-
火殃簕
《中医大辞典》·火殃簕:火殃簕为中药名,出自《广州植物志》,即《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火秧簕的别名。别名:火殃簕、霸王鞭、羊不挨。功能主治:消肿,杀虫,祛湿,通便。2.治急性胃肠炎。6g,同米炒焦用。使用注意:内服过量会引起下利,液汁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发泡,入眼可致失明。用于肝硬化腹水,皮癣。
-
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鹌菜:拼音名:Hu nɡānC i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来源: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Youngiajaponica(L.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琴状或羽状半裂,长8-14cm,宽1-3cm,顶裂片较侧裂片稍大,侧裂片向下渐小,有深波状齿,无毛或被细软毛,叶柄具翅或有不明显的翅;利尿消肿。
-
乙癸丸
《吴少怀医案》:方名:乙癸丸组成:巴戟天、山萸肉、炒山药、茯苓、丹皮、沙参、麦冬、砂仁、黄柏、菟丝子、泽泻、炙甘草各适量。证属脾肾两虚,肝失所养,气结血瘀,升降失调,乃致痞积,正气已伤。治宜健脾补肾,调气和肝,佐以软坚。共服丸药三料,面色转红润,诸症消失,复查肝脾,胁下可触及,恢复轻工作。
-
回回蒜
《中医大辞典》·回回蒜:回回蒜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化学成分:全草含白头翁素及原白头翁素。3出复叶,基生叶与下部叶具长柄;民间用以外包寸口,治疟疾,塞鼻去眼翳,包耳下治牙痛,外搽治牛皮癣。附方:①治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水杨梅三钱,苦马菜一钱,蒸水豆腐服食;无黄疸型取肝区、中脘、足三里;
-
补肾养血汤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补肾养血汤:处方:仙灵脾、仙茅、紫河车、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白芍、党参、香附。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肝硬化腹水证治》:组成:盐枸杞9g,制巴戟9g,制续断9g,当归9g,酒白芍9g,炒枳壳9g,泽泻9g,木瓜9g,萆薢9g,川厚朴6g,汉防己12g,云茯芩12g,北黄耆15g,竹茹30g。
-
楤木根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SǒnɡM Gēn别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附方:①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
-
菥蓂
《全国中草药汇编》:菥蓂:拼音名:XīM nɡ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急性结膜炎,胃痛,肝炎。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十两叶
概述:十两叶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鼠李科苞叶木属植物苞叶木(拉丁名:Chaydaiarubrinervis(LévL)C.Y.WuexY.L.Chen[C.crenulataHand-Mazz.])的全株。幼枝被短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祛风止痛。(《广西本草选编》)十两叶治骨折,跌打损伤方:沙达木叶,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
水红花子
炒水红花子:取净水红花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迅速拌炒至爆花,取出晾凉。如治腹部痞块胀痛,可与八月札、玫瑰花、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合用,或者用本品煎膏摊贴痞块,并用酒调膏内服(《保寿堂经验方》)。水红花子具有散瘀消癥、消积止痛、健脾利湿、化痰清热的功能。理论板数按花旗松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
炒水红花子
用于癥瘕痞块、瘿瘤。炒水红花子的炮制方法:取净水红花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迅速拌炒至爆花,取出晾凉。水红花子具有散瘀消癥、消积止痛、健脾利湿、化痰清热的功能。如治腹部痞块胀痛,可与八月札、玫瑰花、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合用,或者用本品煎膏摊贴痞块,并用酒调膏内服(《保寿堂经验方》)。
-
小白花苏
《*辞典》:小白花苏: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XiǎoB iHuāSū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金的全草。切碎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单生,高20~叶疏少,生于下部的对生或近互生,生于上部的互生,叶片线形,长1~种子多数。生境分布:常寄生于其它植物的根上。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利尿。
-
小一口血
拼音名:XiǎoYìKǒuXuè别名: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石上海棠的全草。根茎横生,褐红色,有节。花单性,雌雄同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石壁阴湿处。性味:味酸;微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外伤出血;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
-
小獐毛
拼音名:XiǎoZhānɡMáo别名:马胖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外停卵形,具5-9脉,先端尖,边缘膜质而具纤毛,尤以基部两侧的毛较长而密,第1外稃长1.5-3mm,内稃等长于外稃,先端截平或具缺刻,脊上具微纤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盐碱地和沙滩地。性味:甘;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
鸭
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4.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生境分布东北。
-
牙刷草
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牙刷草:牙刷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江苏省植物药材志》记载的半枝莲之别名。1.治痈疽,疔肿,毒蛇咬伤。2.治肺脓疡,阑尾炎,吐血,衄血,血痢,血淋,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高山黄芩素、高山黄芩苷、红花素、异红花素、半枝莲素(Scuterulin)等。
-
梓树
拼音名:ZǐSh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CatalpaovataG.Don,以果实、树白皮和根白皮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阴干或晒干;功能主治: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
-
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源,致病菌通过血运,淋巴管,肠壁或女性生殖道等途径侵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本病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急性腹痛开始部位不明确,很快波及全腹,诊断本病的关键是排除继发性腹膜炎。临床表现1.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在肾病,猩红热,肝硬化腹水及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
-
西葫芦
西葫芦Marrow(Cucurbitapepo)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近似于南瓜,其不同特点是:①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南瓜稍快,果实的生长期较短,为30-40天。西葫芦的食疗功效西葫芦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效;
-
鸭肉
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4.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
-
甲鱼
3.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甲鱼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体质衰弱,肝肾阴虚,骨蒸劳热,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脚气病患者食用;2.甲鱼滋腻,久食败胃伤中,导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孕妇或产后虚寒、脾胃虚弱腹泻之人忌食;患有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腹泻便溏之人忌食;
-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胆总管结石(ICD-10:K80.3/K80.5)行胆总管内镜下取石术(ICD-9-CM-3:51.8802)(二)诊断依据。3.术中可能使用胆管支架或鼻胆引流管。
-
舌下望诊法
舌下望诊法是通过对舌下络脉的数目、色泽和形态分布的观察,借以辅助诊病辨证的方法。近年来,通过对肺源性心脏病、肿瘤、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其舌下静脉曲张或兼有青紫、紫黑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49.7%和63.35%,而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异常率达100%。
-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2012年)》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检查;1.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
-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2)13C-或14C-呼气试验;(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
-
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2.药物治疗: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促动力药、粘膜保护剂;如三九胃泰颗粒等。2.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
-
九牛七
概述:九牛七为药名,即九牛造的别名。来源及产地:大戟科植物湖北大戟EuphorbiahylonomaHand.-Mazz.的根。性味:甘、苦,温,有毒。功能:泻下逐水,消积散瘀。主治:①治积聚腹胀,二便不通,肝硬化腹水,煎服:1.5~②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捣敷;用法用量:九牛造茎叶,晒干研末敷外伤,鲜品捣敷无名肿毒。
-
山黄连
别名:土黄连、山黄连、断肠草、雄黄草来源及产地: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的全草。性味:苦,寒,有毒。1.治胃痛,腹痛,泻痢,慢性气管炎,百日咳,黄疸,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白屈菜碱、原阿片碱、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药理作用:流浸膏对小鼠有轻度祛痰作用,煎剂有平喘作用。
-
凤颈草
概述:凤颈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名医别录》记载的马鞭草之别名。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消肿,破血,杀虫。1.治感冒,白喉,疟疾,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脚气,痢疾,关节酸痛,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癥瘕积聚。捣敷或捣汁涂治痈肿、下部湿疮、跌打损伤。
-
火秧簕
概述:火秧簕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别名:火殃簕、霸王鞭、羊不挨。来源及产地:大戟科植物金刚纂EuphorbiaantiquorumL.的茎叶或液汁。功能主治:消肿,杀虫,祛湿,通便。使用注意:内服过量会引起下利,液汁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发泡,入眼可致失明。乳汁含大戟醇、大戟脑、环木菠萝烯醇、β-香树脂醇。
-
水荭子
概述:水荭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为《滇南本草》记载的水红花子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果实。性味:咸,微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积,利水。1.治腹中痞块,肝硬化腹水。2.治胃腹胀痛,消化不良,瘰疬。或研末、浸酒服。药理作用:现试用于甲状腺及消化道等肿瘤。
-
水胡椒
概述:水胡椒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回回蒜之别名。性味:辛、苦,温。1.外敷穴位发泡,治急、慢性肝炎(敷肝区、中脘、足三里),肝硬化腹水(敷水分、关元、气海、中脘),哮喘(敷膻中),疟疾(发作前二小时敷寸口),风湿性关节痛(敷痛点及其附近穴位),胃痛(敷胃俞、肾俞)。
-
北芫花
概述:北芫花为中药名,出自《中药材手册》,为《中药志》记载的黄芫花之药材名。来源及产地:瑞香科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ChamaedaphneMeissn.的花蕾及叶。性味:辛、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涤痰。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咳喘,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水,精神分裂症,癫痫。使用注意:反甘草。
-
舟车神佑丸
概述:舟车神佑丸为方剂名,即《袖珍方》卷三引《太平圣惠方》记载的舟车丸的别名。方解:方中甘遂、芫花、大戟攻逐脘腹经隧之水,为主药;大黄、牵牛子荡涤泻下为辅,主辅相配,使水热实邪从二便分消下泄;再以青皮破气散结,陈皮理气燥湿,木香调气导滞,使气畅水行;轻粉走而不守,遂水通便,共为佐使。
-
赤小豆鲤鱼汤
《民间方》之赤豆鲤鱼汤:赤小豆鲤鱼汤以赤小豆、陈皮、辣椒、草果、鲤鱼为原料,具有健脾,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消渴水肿以及黄疸脚气、小便频数者。摘录:《民间方》《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鲤鱼汤以赤小豆、鲤鱼、玫瑰花为主要原料,具有补肾利尿的功效,对肝硬化腹水有效。
-
羊不挨
概述:羊不挨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火秧簕之别名。别名:火殃簕、霸王鞭、羊不挨。来源及产地:大戟科植物金刚纂EuphorbiaantiquorumL.的茎叶或液汁。功能主治:消肿,杀虫,祛湿,通便。2.治急性胃肠炎。使用注意:内服过量会引起下利,液汁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发泡,入眼可致失明。
-
并头草
别名:金挖耳、并头草、四方草、牙刷草。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抗癌。1.治痈疽,疔肿,毒蛇咬伤。2.治肺脓疡,阑尾炎,吐血,衄血,血痢,血淋,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高山黄芩素、高山黄芩苷、红花素、异红花素、半枝莲素(Scuterulin)等。
-
先补后攻
先补后攻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如肝硬化腹水,需逐水而体虚者,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后用逐水法泻水。
-
布卡综合征
概述:布卡综合征是因肝静脉及其入口附近的肝段下腔静脉梗阻致使肝血流出道受阻,引起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组临床表现。治疗:1.急性型及早应用抗凝剂和利尿剂治疗。⑵下腔静脉膜性梗阻,梗阻远侧肝静脉开口通畅者可选用经心脏手指或器械破膜术,经下腔静脉直视隔膜切除术,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
-
醛固酮
化验结果意义:(1)升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糖皮质类固醇反应性醛固酮增多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恶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症、浮肿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肾素产生肿瘤、Baetter综合征(高醛固酮症和低血钾性碱中毒的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征)等。
-
苞叶木
别名:沙达木、十两叶来源: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crenulataHand.-Mazz.,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保肝利胆汤
《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处方蓟茅根60g,鸡内金6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柏子仁12g,生地15g,冬瓜皮9g,陈葫芦9g,车前子9g。功能主治养肝滋阴,利水消肿。主肝硬化腹水。
-
球序鹅掌柴
拼音名:QiúXùéZhǎnɡChái英文名:rootfoGlomeruleSchefflera别名:七加皮、五加皮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球序鹅掌柴的根或树皮。侧脉通常8对,和稠密的网脉两面微隆起。苞片被毛,常早落,小苞片早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谷地或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性味:味微苦;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
-
山乌桕
拼音名:ShānWūJi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消肿。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
乌桕
拼音名:WūJi 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性味:苦,微温。归经:入肺、脾、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注意:副作用为呕吐较剧,溃疡病患者忌服。
-
乌桕木根皮
8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菱状卵形,宽约1毫米,先端渐尖,基部两侧各有肾形腺体1个。治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④《生草药性备要》:"治烂脚,螆癞,蛇伤,乳痈,酒顶,酒疯脚;(《斗门方》)⑦治二便关格二、三日则杀人:乌桕东南根白皮,干为末,热水服二钱,先以芒硝二两,煎汤服,取吐。
-
蟋蟀
非洲蟋蟀(Gryllotalpaafricana)中含精氨酸(arginine),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等,且含量较高,而亮氨酸(leucine)仅含微量。性味:味辛;小儿遗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只;(《医方集听》)②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