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房颤筛查的可穿戴心脏监测仪可提高诊断率,但无法预防中风

  • 来源:欧洲心脏病学会
  • 2024-09-03 08:37:47

根据今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 2024 年 ESC 大会(8 月 30 日至 9 月 2 日)热线会议上提出的最新研究,使用可穿戴心脏监测仪筛查心房颤动 (AF) 2 周可以识别出患有这种潜在危险的异常心律的老年人,但无法预防后续中风。

然而,作者指出,由于该试验因 COVID-19 大流行而提前终止,他们的结果无法关于 AF 筛查对降低中风住院率的最终益处提供明确的答案。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最长 2.5 年的随访期内,确诊的心房颤动病例数增加了 52%,开始使用口服抗凝剂的病例数增加,但因出血而住院的病例数没有增加,与常规治疗相比,所有中风的住院率没有显著降低。尽管这是使用 14 天贴片式连续心电图监测器作为筛查策略的最大规模研究,但由于研究提前终止且临床事件数量低于预期,我们的结果不应被视为结论性的。

Renato Lopes,主要作者,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教授 

他补充道:“需要进行更长期的随访研究,并纳入中风风险较高的参与者,以确定 AF 筛查在降低中风发生率方面的真正潜力。”

鉴于心血管疾病(CVD)(主要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仍然是欧洲和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欧洲心脏病学会呼吁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筛查作为国家和欧盟健康计划的一部分,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在人口层面开展心血管健康教育。

AF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影响着全球 4000 多万人。据估计,三分之一的欧洲人一生中会患上这种疾病。症状包括心悸、气短、疲劳和睡眠困难。然而,许多人没有任何症状,AF 往往无法诊断。此外,AF 可能是间歇性的,这增加了识别患者的难度。 

患有房颤的人面临中风的风险增加了五倍,因此通常会服用血液稀释药物(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凝结。

最近的试验表明,一次性简短的 AF 筛查并没有显著提高 AF 的诊断率,而其他研究长期筛查的试验发现 AF 诊断率有所提高,主要是阵发性 AF(间歇性心律失常)。但尚未有人证实 AF 筛查可以降低中风率。

GUARD-AF 试验于 2019 年 12 月启动,随机抽取了来自全美 149 个初级保健机构的 11,905 名患者,以检查使用连续心电图贴片监测仪(可记录 14 天心律的 Zio XT)进行 AF 筛查是否可以识别出未确诊 AF 的老年人,从而与常规治疗相比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总共有 5,952 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筛查,5,953 名参与者被分配接受常规治疗(平均年龄 75 岁;57% 为女性)。在随机接受筛查的参与者中,5,684 名(96%)返回了可分析的 ECG 监测结果。研究人员检查了 Medicare 索赔和 Kaiser Permanente 数据以确定临床结果。

在平均(中位) 15 个月的随访期间,筛查组中风患者的数量高于常规治疗组(37 比 34),而筛查组中出血事件患者的数量低于常规治疗组(52 比 60)。

筛查组的 AF 诊断率和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比例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 5% [284 名患者] vs 3.3% [196] 和 4.2% [239] vs 2.8% [167])。

洛佩斯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房颤筛查提供了更多证据,并凸显了房颤筛查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所面临的挑战。在我们明确了解哪些人应该接受筛查、如何筛查、筛查多长时间以及房颤筛查对预防中风的真正影响之前,不应常规推荐房颤筛查。”

医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