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药物可导致发音障碍声音嘶哑
教师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说的多。但有些教师常为嗓音嘶哑影响教学而感到十分烦恼。嗓音嘶哑的原因颇为复杂,既可能是全身疾病引起的症状,也可能是局部病变的一种反应,还可能是吸入具有刺激性的粉尘、有害气体或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所致。然而,近年来发现,教师用了某些药物后,也会引起发音障碍,乃至嘶哑,其品种已达150多种。现撷取其中部分常用药物介绍如下:
降压药常用的如优降宁、可乐定、潘必啶、美加明、呱乙啶、二氮嗪、哌唑嗪、甲多巴、六甲溴胺、开博通(卡托普利)等,均可引起口干或喉头水肿,造成发音困难。
利尿药如氨苯蝶啶(三氨蝶啶)、速尿、利尿酸等,可能产生口干、喉干等副作用。
抗病毒药如常用于治疗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灵(吗啉胍、ABOB),可引起口干、咽干,甚至语言不清。
镇咳药如咳必清、易咳嗪、磷酸可待因等,可发生咽干、口干,影响声带发音。
平喘药常用的有色甘酸钠、喘咳宁、咳喘素等,可导致口干、咽喉干痛,甚至发生嗓音嘶哑。
抗过敏药如非那根、抗敏胺、赛庚啶、笨海拉明等,可引起咽部干燥,发音困难。
解痉止痛药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颠茄片、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些药均可抑制腺体分泌导致口干舌燥,咽喉不适,说话困难等。
激素类药物主要是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如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康力龙及苯丙酸诺龙等,女教师若将它们长期或大量用于治病,易出现声音嘶哑等副作用。
中药如麻黄、红参后,还会出现声带充血,突发声音嘶哑。(朱本浩)
- 中成药不良事件持续增多的思考
- 加替沙星可能致血糖异常药监局加强监测
- 西药的不良反应远高于中药
- 日本正在调查多种抗流感药是否引起行为异常
- 湖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挂牌成立
- 北京日前发布了四项药物的不良反应警示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注射剂独占71.6%
- 山东累计发现10例“泽马可”不良反应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