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肝法治疗糖尿病诸症
糖尿病患者常因抑郁、焦虑、恼怒、忧愁、工作压力大等导致肝失条达,肝郁气滞,三焦气化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功能不相协调,变生诸症,所谓:“一有怫郁,诸病生焉。”笔者以达肝诸法(舒肝、清肝、柔肝法)治疗糖尿病诸症,常获良效。
1.舒肝法
肝气易郁:肝主疏泄,生性刚悖,不良情志的刺激可造成肝失条达,轻则气郁,甚则气逆,故舒达肝气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舒肝降胃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胃肠麻痹或浅表性胃炎等。辨证属于肝气失和,腑气不降。症见胃脘膨闷胀饱或疼痛,脘痛连胁、纳食不香、嗳气频繁、腹胀、便秘、甚则呕吐,遇情志不遂则病症加重,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治宜舒肝理气,和降胃气。拟香苏平胃散加减,红花10g等;善忘或神呆,髓海不足者加鹿角胶10~20g、龟板胶10~20g、枸杞子10~20g、何首乌10~15g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郁之甚者……木郁达之。”“木郁达之”是针对“肝郁”提出的具体治法,《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仲景亦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调肝并非一味简单地堆积舒肝理气之品,我们应该根据肝脏自身的生理特点及肝与其它脏腑的关系,针对不同病症拟定恰当的调理方法,如景岳所云:“郁而太过者,宜裁之、抑之;郁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朱应皆云:“肝病变幻多端,总宜从其性,适其宜,而致中和,即为达道。”舒肝、清肝、柔肝诸法应用得当,可以恢复肝脏疏泄条达的功能。(原载中国中医药报作者: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 徐 远)
简 历
徐远 ,1958年出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的学术继承人。200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荣誉称号。崇尚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发表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参编著作7部,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
- 卫生部将公布允许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
- 让青蒿素惠及更多民众——青蒿素复方快速控制疟疾技...
- 临床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
- 山药荸荠解春困
- 中西医结合促进皮肤病学发展
- 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研究进展
- 中年人的健康应整体调理
- 看看晕11种错误的避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