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中藥
雖然回歸之後中醫中藥在香港的認受度不斷上升,市民也越來越樂於以中醫中藥治病,但是,一般市民畢竟對此並不專業,中醫中藥的監管也未盡完善,導致有關投訴和失誤數字有上升趨勢。醫管局過去兩年曾就二百三十種中藥進行測試,但只佔醫管局使用的中藥數量的一半,明顯追不上市場情況,應加快步伐,盡快完善中醫藥的監管。
而○八年至○九年度醫管局也接獲配藥員一百宗對中藥的投訴,說明問題還不小。 一般市民認為,急病要見西醫,因為西藥見效快,慢性病則以中醫中藥調理為好。誠然中醫藥重在固本培元,但不可否認,中藥存在不少衛生問題,入口的中藥材經常被揭發含有病菌。最近還有一種情況,某中成藥竟然含有西藥成分,或許該藥廠希望藉西藥令療效更顯著,造成中西藥混雜在一起,令測試更複雜、監管更困難。
據醫管局醫療服務發展委員會的文件,所有向醫管局供應中成藥顆粒及經加工的中藥材均來自GMP認證藥廠。但自○五年起對中藥進行的安全測試及藥物成分是否符合標準的測試規模卻不大;○八年起雖然增加測試次數,但全面監管仍嫌不足,只優先針對中藥材本身的毒性、易與其他藥材混淆及昂貴中藥易被假冒作優先化驗。不管怎樣,在市民採用中醫藥日趨普遍的情況下,醫管局加強監管,保障市民安全大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