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把脉广东中药产业
曾几何时“孔雀东南飞”成为广东吸引无数人才最通俗的说法,而现在随着《广东省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孔雀二次东南飞”的热潮也正在慢慢形成。昨日,记者获悉,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40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已和李嘉诚旗下的白云山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有望成为全国医药企业研究院第一位院士院长。
对于此次广东启动大规模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举动,刘昌孝高兴地表示,“很好,很好,这个应该是全国力度最大的一次人才引进”。刘院士说,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成为无数精英实现梦想的舞台,当时“孔雀东南飞”的说法流传很广,无数的人才不断涌向广东,在他看来,此次广东关于人才引进的“大手笔”可能将掀起广东第二次汇集各路人才的高潮,“孔雀肯定再次东南飞”。
广东中药企业规模小缺“金娃娃”
据刘昌孝介绍,目前全国从事药物研发的院士全国有16个,其中广东仅目前仅有1个;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的医药企业是6000多家,广东的中医药企业数量更是全国领先。但广东年产值过5亿的中药企业却并不多,目前广东医药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数量虽多却没有几个产值能上规模的“金娃娃”。一个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广东某企业先后拿到各种产品批文近百个,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有地位的没几个。
刘昌孝表示,“广东要建设中医药强省,首先一定要将众多的产品进行梳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出来做大做强。其中政府的支持也不能平均用力,不能撒胡椒面,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让潜力产品做大,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政府要给企业排个位次,企业本身也要给自己的产品发展排个位次,不能局限在眼前的短期利益上,要从长远的眼光有步骤的规划”。
政府扶持首先必须完善评价机制
刘昌孝告诉记者,自己是在飞机上看到广东省委就《广东省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当时就觉得很受鼓舞,“我在很多场合交流时就说,发现一个活性分子千万不要以为马上就能产生一个金娃娃,从实验室里的科研到最终的产业化需要走很长的路,在目前我国企业条件和能力条件下,需要多支方面的持和努力,其中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
他表示,自己最高兴地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能够走向世界。“中国具有几千年的中药使用历史,有非常丰富的中药宝藏,但目前中国中药占世界医药市场的份额不到10%,相反与中国临近的日本、韩国等国以及欧美国家等却占据了90%市场的分额,尤其是日本,几乎占据了大半个中药市场。他们经常是从中国拿原料,然后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再次加工然后进行出口,这个现状必须改变”。
刘昌孝举了天津市的例子:天津中药产品中就有单个产品创造出10多亿产值的例子,这里面除了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外,政府也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比如天津市政府每年都会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确有发展前景的10个产品。企业先找出攻关的科学技术难点进行申报,说明产品的潜力在哪、当前没有做大的困难主要在哪,然后政府出面组织专家对这些申报项目进行评估分析,最终确定10个项目胜出,每个项目可以获得政府200万元的经费支持。“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政府不光要出台一个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克服因为各方利益介入造成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中药产业的发展如此,对于引进人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