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妆总动员

  在普通人思维中,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制药企业的牙膏产品,竟然能够成为巨头的支撑点———2008年,云南[41.09 3.50%]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在其各项经营指标中,销售超过亿元的自产产品达到7个,包括散剂、胶囊、白药膏、宫血宁、创可贴、喷雾剂、牙膏。

  云南白药的牙膏成为这家中国医药[14.91 3.04%]行业成功的上市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但1999年以前,云南白药和同仁堂[16.01 1.59%]、片仔癀[29.63 1.51%]等一样,同为传统中药企业。 而中药药妆,这是一个让人着迷得会发疯的市场机会。 放眼望去,从2008年开始,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引入比普通牙膏大概昂贵数倍的抗过敏牙膏“舒适达”,而非处方药、口腔卫生和保健饮料,是中美史克的外方公司葛兰素史克全球消费保健业务三大板块,它从制药向保健消费品的扩张让人有很大的联想空间。在他们网站上赫然写着,每一年,90亿片Tum s、60亿片必理通和6亿支牙膏出自葛兰素史克的工厂。每一天,2亿多人使用葛兰素史克生产的牙刷和牙膏。 当“葛兰素会不会变成一个快消企业”的疑问仍然存在的时候,这家企业的牙膏销售以OTC (非处方药)渠道为依托,“就在牙科医院旁边药店卖牙膏”的外资药业,面临着真正的本土对手———虎视眈眈的云南白药们。 事实上,这也许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一次发现新风景的旅行,行业分析师说“随着中国即将到来的医药体制改革,高药价时代一去不返,医药巨头的新产品研发,比如牙膏或者是化妆品,‘医食(用)同源’不再属于中药专属,医药涉足快速消费品“刚性需求”领域的时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