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章

《医学妙谛》在线阅读中医诊治书籍在线阅读

胁痛多属少阳,厥阴伤寒胁痛,皆在少阳胆经,以胁居少阳之部耳。杂症胁痛皆属太阴肺经,以肺脉布于肝络耳。

胁与肋属肝胆部,肝主藏血又主怒。凝血成瘀疼痛加,郁怒不舒痛则布。怒痛且膨得嗳宽,血痛不臌无时住。痛连胃脘挟宿食,右胁气滞湿痰注。逍遥四物小柴胡,朴果青砂二苏(叶梗)附。热须黛(青黛)胆(胆星)痰芥星,健脾二陈亦可付。

肝郁胁痛

川楝子 山栀 橘叶 川连 茯苓 降香半夏 川斛 牡蛎 香附 夏枯花

湿热壅滞胁痛

金不制木,咳血后胁痛

川贝母 杏仁 白蔻仁 枇杷叶 橘红 降香

营络虚寒(重按得缓属阴络虚也)

干姜 小茴香 大枣 归身 茯苓 炙甘草

寒入络脉,气滞胁痛(口吐涎沫,身发寒栗)

半夏楝子 吴萸 高良姜 茯苓 延胡索 蒲黄 荜茇

血络瘀痹(用辛泄宣瘀法)

陈参曰∶进食痛加大便燥结,久病已入血络。

桃仁泥 川楝皮 郁金 新绛延胡索 丹皮 五加皮 山栀皮 柏子仁 冬桑叶牡蛎

肝肾阴亏(五心热,咽痛,左胁疼)

陈参曰∶宜甘缓理虚,温柔通补方法。

生地 天冬 柏子仁 人参 麦冬白芍

肝胃皆虚,胁痛

人参 枣仁 柏子仁 桂元 茯神 当归龙骨 金箔

胁痛兼痰饮

半夏 白蒺藜 钩藤 广皮 茯苓 白芥子 甘草

风入络胁痛(易饥吐涎)

生地 白芍 天冬 杞子 桃仁 阿胶 柏仁 丹皮 泽兰

胆络血滞胁痛(上吐下泻,春深寒热不止)

郁金红花 丹皮 归须 泽兰叶

陈参曰∶治胁痛症不外仲景,河间,以及辛温通络、甘缓理虚、温柔通补、辛泄宣瘀等法。《内经》肝病三法,治虚亦主甘缓,况病必伤阳明胃络,渐归及右,肝肾同病矣。当用甘味(人参、茯苓、甘草大枣)佐镇摄(金箔龙骨)治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妙谛》.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