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舌疾门第六十四
叙曰∶君子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口也,齿也,舌也,何莫而非吾身之肤?则亦何莫而非吾之所当养矣?故考十五方以治口、齿、舌。
熟地黄(二两) 川牛膝(去芦) 杜仲(姜炒去丝)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去核) 小茴香(略炒) 五味子(炒) 远志(去心) 肉苁蓉 白茯苓 山药(各一两) 红枣肉(蒸熟,十四两) 石菖蒲 枸杞子(各五钱) 鹿茸(炙酥)
肾虚,齿长而动者,此方主之。
肾主骨,肾虚则髓弱,髓弱则骨枯,骨枯则不能固齿,故令齿长而动,譬之败几焉,几败木枯,则紧窦之寸木摇摇而出,以水泽之,则败几润而寸木固。故治此者,宜滋阴补肾,肾不虚,则龈骨润。龈骨润,则齿固矣。是方也,熟地、牛膝、杜仲、山萸、五味、枸杞,皆味浓之品也,可以滋阴益肾。巴戟、苁蓉、茴香、远志、石蒲、山药、茯苓,皆甘温之品也,可以温肾生精。乃鹿茸者,取其为血气之属,得阴气之最完,故用之以为补肾填精益髓之品耳。红枣肉者,味甘益脾,故用之以剂丸也。
齐大夫病龋齿,仓公为之作,日漱三升,五、六日病已。盖取其苦能安齿蠹,寒能去风热也。后人无风蠹,有用苦参洁齿,久而病腰重者,降多故也。此不知三军之事,而从三军之政,未有不败者也。
凡人齿缝中出血,只以烧盐、灶突墨二物研匀,临卧擦牙漱口良。
盐胜血,故用烧盐;血得黑则止,故用灶突黑。
热证多舌出。有病愈而舌不能入者,以分许,末其舌上则入。所以舌出者,热实于内,而欲吐舌泄气也;所以不能入者,邪气久居,舌强而不柔和也。冰片味辛热而气清香,可以利窍,可以柔筋,可以泄气,故得之而舌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