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柱医案——脐疮

  江某,女,2岁2个月。

  【初诊日期】 1 987年3月3日。

  【主诉】 脐部发红,渗液2年余。

  【现病史】 患儿出生后3天见脐部微红,脐部有黏液。曾用护脐粉、消炎散、紫锭等外敷,又以青霉素等肌注,期间使用抗生素8种之多,病程迁延2年余不愈。

  【现症】 患儿体瘦,无发热,脐窝轻度红肿,脐部稍突,有淡黄色稀脓液。

  【诊断】 新生儿脐炎(中医:脐疮)。

  【辨证】 湿毒内蕴。

  【治法】 解毒通络,敛湿生肌。

  【方药】 贯珠散敷贴。拔罐Bo见脐部淡黄绿色脓液缓缓流出,2分钟约O.2ml。1/d。贯珠散组成:贯众30g,穿山甲12g,珍珠末6g,蚕茧(去蛹)6只,3g,樟脑iog。用法:穿山甲(醋制)、蚕茧(焙制),诸药共研细末,入玻璃瓶密封。用药前先揉脘腹约IO分钟,继之闪火法脐部拔吸,轻揉动,做拉提手法。再以温绿茶盐水洗敷约5分钟后抹干,将药散适量掺撒于患处,敷盖消毒纱布并胶布(或布带)固定。

  二诊:第4天分泌物色淡,量明显减少,脐红减轻。继墨续上述治疗。

  三诊:第12天,脐口结痂,无分泌物溢出。继续上述治疗。

  四诊:第20天,脐部红肿全消。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语】 婴幼儿脐炎,中医称为“脐疮”,多因断脐结扎不善,或护理失宜,为不洁之物污染,风湿之邪入侵所致。本案使用贯珠散,方中贯众清热解毒;穿山甲通络,祛瘀散结,消排脓;珍珠末解硅肌;蚕茧敛湿;郁火、治痈肿、杀诸虫、解蛊毒;樟脑通窍、杀虫、止痛、辟秽。全方集清热、活血、通络、生肌之功,对脐疮病程迁延,反复不愈者,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