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谷部
气微寒,味甘、苦。甘平。无毒。
入手太阴经、少阴经。
《液》云∶主益气,止烦、止渴、止泄。与熟鸡头相合,作粥食之,可以益精强志,耳目聪明。本草诸家共言益脾胃,如何用之入肺?以其阳明为胃之经,色为西方之白,故入肺也。然治阳明之经,即在胃也。色白,味甘寒,入手太阴。又少阴证用此,甘以补正气;用此,甘以益不足。
《衍义》云∶平和五脏,补益胃气,其功莫逮。然稍生,则复不益脾;过熟,则佳。
气微寒,味甘。无毒。
《本草》云∶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有小麦百粒,治大人、小儿骨蒸肌热,妇人劳热。
气暖,味甘。
入足阳明经。
《象》云∶消食,治脾胃食不化,须于脾胃药中少加之。微炒黄用。
《珍》云∶益胃气。
《本草》云∶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令人好颜色。落胎,下鬼胎。又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火炒以助天五之气,入足阳明。
气大热,味苦、甘、辛。有毒。
《本草》云∶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瓦斯。能行诸经不止,与相同。味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中而缓也。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之分。若味淡者,则利小便而速下。大海或凝,惟酒不冰。三人晨行,遇大寒,一人食粥者病;一人腹空者死;一人饮酒者,安。则知其大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