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因病毒、细菌感染,或因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因变态反应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属中医学“咳嗽”、“气喘”的范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年老体弱者最易得病。支气管炎按病程长短、病变性质和程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中医认为,此炎症属外感咳嗽,多因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引起,或外邪人肺引起肺失宣降
而咳嗽。
中医诊断外感咳嗽,一是发病较急;二是有外感表证,如发热、恶寒、恶风、头身痛、脉浮;三是有咳嗽,初起多干咳,过l一2日后有痰,多为黏液,继为脓性痰。由于外感邪气的不同,表现有所不同,治疗方法二哆不同。
(一)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位虽表现在呼吸道,但其病变的实质却在肺、脾、肾三脏。急性期发作,大多由外邪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人,肺卫受侵,以致肺气失宣,肃降失调,痰液滋生,而致咳嗽。咳嗽久延,邪伤肺气,易招外邪,致使咳嗽屡作,肺气益伤,进而损及脾肾成痼疾。
(二)辨证治疗
1.急性气管炎
(1)风寒束肺。证见咳嗽痰稀,喉痒声哑,鼻塞流涕,发热恶风,头、身酸痛,无汗出,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寒。
方药:加减。杏仁10 g,苏叶12 g,前胡10 g,桔梗6g,法半夏10 g,陈皮6g,生姜6g,甘草3g。
(2)风热袭肺。证见咳嗽痰稠,咳而不爽,口渴咽干,头痛恶风,身热汗出,鼻流浊涕,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方药:加减。桑叶10 g,菊花1O g,金银花15 g,连翘12 g,杏仁10 g,象贝母10 g,桔梗9g,薄荷4.5 g(后下),牛蒡子10 g,鲜芦根30 g。
(3)燥热伤肺。证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鼻燥咽于,咳甚胸痛,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大。
治法:润燥清肺。
方药:加减。桑叶12 g,杏仁9g,北沙参12 g,象贝母12 g,瓜蒌皮12 g,栀子6g,黄芩10 g,淡豆豉12 g,甘草4.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