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
椰子
(宋《开宝》)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越王头(《纲目》)、胥余。
时珍曰︰按稽含《南方草木状》云︰相传林邑王与越王有怨,使刺客乘其醉,取其首,悬于树,化为椰子,其核犹有两眼,故俗谓之越王头,而其浆犹如酒也。此说虽谬,而俗传以为口实。南人称其君长为爷,则椰名盖取于爷义也。相如《上林赋》作胥余,或作胥耶。
【集解】志曰︰椰子生安南,树如棕榈,子中有浆,饮之得醉。
颂曰︰椰子,岭南州郡皆有之。郭义恭《广志》云︰木似桄榔无枝条,高数丈。叶在木末如束蒲。其实大如瓠,垂于枝间,如挂物然。实外有粗皮,如棕包。皮内有坚壳,圆而微长。壳内有肤,白如猪肪,浓半寸许,味如胡桃。肤内裹浆四、五合如乳,饮之冷而动气醺人。壳可曰︰按︰刘欣期《交州记》云︰椰树状若海棕。实大如碗,外有粗皮,如大腹子、豆寇之类。内有浆似酒,饮之不醉。生云南者亦好。
宗奭曰︰椰子开之,有汁白色如乳,如酒极香,别是一种气味,强名为酒。中有白瓤,形圆如栝蒌,上起细,亦白色而微虚,其纹若妇人裙褶,味亦如汁。与着壳一重白肉,皆可糖煎为果。其壳可为酒器,如酒中有毒,则酒沸起或裂破。今人漆其里,即失用椰子之意。
时珍曰︰椰子乃果中之大者。其树初栽时,用盐置根下则易发。木至斗大方结实,大者三、四围,高五、六丈,木似桄榔、槟榔之属,通身无枝。其叶在木顶,长四、五尺,直耸指天,状如棕榈,势如凤尾。二月着花成穗,出于叶间,长二、三尺,大如五斗器。仍连着实,一穗数枚,小者如栝蒌,大者如寒瓜,长七、八寸,径四、五寸,悬著树端。六七月熟,有粗皮包之。
皮内有核,圆而黑润,甚坚硬,浓二三分。壳内有白肉瓤如凝雪,味甘美如牛乳。瓤肉空处,有浆数合,钻蒂倾出,清美如酒。若久者,则混浊不佳矣。其壳磨光,有斑缬点纹,横破之可作壶爵,纵破之可作瓢杓也。又《唐史》言︰番人以其花造酒,饮之亦醉也。《类书》有青田
【附录】青田核崔豹《古今注》云︰乌孙国有青田核,状如桃核,不知其树。核大如数斗,剖之盛水,则变酒味,甚醇美。饮尽随即注水,随尽随成。但不可久,久则苦涩尔。
谓之青田酒,汉末蜀王刘璋曾得之。
树头酒
《一统志》云︰缅甸在滇南,有树类棕,高五、六丈,结实如椰子。土人以罐盛曲,悬于实下,划其实,汁流于罐中以成酒,名树头酒。或不用曲,惟取汁熬为白糖。其树即贝树也,缅人取其叶写书。
严树酒
《一统志》云︰琼州有严树,捣其皮叶,浸以清水,和以粳酿,或入石榴花叶,数日成酒,能醉人。又《梁书》云︰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取花汁贮杯中,数日成酒。盖此类也。又有文章草,可以成酒。
椰子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开宝》)。治风(汪颖)。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时珍。出《异
椰子浆
【气味】甘,温,无毒。
曰︰多食,冷而动气。
时珍曰︰其性热,故饮之者多昏如醉状。《异物志》云︰食其肉则不饥,饮其浆则增渴
【发明】震亨曰︰椰子生海南极热之地,土人赖此解夏月毒渴,天之生物,各因其材也
椰子皮
【修治】颂曰︰不拘时月采其根皮,入药炙用。一云︰其实皮亦可用。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止血,疗鼻衄,吐逆霍乱,煮汁饮之(《开宝》)。治猝心痛,烧存性,研,以新汲
壳
椰子
- 椰子【本草纲目】图文版
 - 椰子【中药大全】
 - 椰子【中药图谱】
 - 椰子《本草纲目》
 - 椰子《本草蒙筌》
 - 椰子《本草图经》
 - 椰子《本草图经》
 - 椰子《本草衍义》
 - 椰子《冯氏锦囊秘录》
 - 椰子《海药本草》
 - 椰子《医学入门》
 - 椰子浆【中药大全】
 - 椰子浆《饮食须知》
 - 椰子壳【中药大全】
 - 椰子皮【中药大全】
 - 椰子皮《证类本草》
 - 椰子皮《证类本草》
 - 椰子瓤【中药大全】
 - 椰子油【中药大全】
 - 椰子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水果养生话椰子【膳食养生】
 - 喝椰子鸡汤益气生津【保健产品】
 
椰子
《本草纲目》果部
- 李
 - 李实
 - 李核仁
 - 李根白皮
 - 李花
 - 李叶
 - 李树胶
 - 杏
 - 杏实
 - 杏仁(杏核仁)
 - 杏花
 - 杏叶
 - 杏枝
 - 杏根
 - 巴旦杏
 - 梅
 - 梅实
 - 乌梅
 - 白梅
 - 梅核仁
 - 梅花
 - 梅叶
 - 梅根
 - 木梅
 - 桃
 - 桃实
 - 桃仁(桃核仁)
 - 桃毛
 - 桃枭
 - 桃花
 - 桃叶
 - 桃茎,桃白皮
 - 桃胶
 - 桃符
 - 桃橛
 - 栗
 - 栗实
 - 栗内薄皮
 - 栗壳
 - 栗毛球
 - 栗花
 - 栗树皮
 - 栗根
 - 天师栗
 - 枣
 - 生枣
 - 大枣
 -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 枣叶
 - 枣木心
 - 枣根
 - 枣皮
 - 仲思枣
 - 苦枣
 - 梨
 - 梨实
 - 梨花
 - 梨叶
 - 梨木皮
 - 鹿梨
 - 棠梨
 - 海红(海棠梨)
 - 木瓜
 - 楂子
 - 楂
 - 温孛
 - 山楂
 - 赤爪木
 - 庵罗果
 - 柰(频婆)
 - 林檎(文林郎果)
 - 柿
 - 漆柿(绿柿)
 -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 安石榴
 - 甘石榴
 - 酸石榴
 - 酸榴皮
 - 酸榴东行根
 - 榴花
 - 橘
 - 橘实
 - 黄橘皮
 - 青橘皮
 - 橘瓤上筋膜
 - 橘核
 - 橘叶
 - 柑
 - 橙
 - 柚
 - 枸橼
 - 金橘
 - 枇杷
 - 杨梅
 - 樱桃
 - 山婴桃
 - 银杏
 - 胡桃
 - 胡桃仁
 - 油胡桃
 - 胡桃青皮
 - 胡桃树皮
 - 胡桃壳
 - 榛
 - 阿月浑子
 - 槠子
 - 钩栗
 - 橡实
 - 槲实
 - 荔枝
 - 荔枝实
 - 荔枝核
 - 荔枝壳
 - 荔枝花,荔枝皮根
 - 龙眼
 - 龙眼实
 - 龙眼核
 - 龙荔
 - 橄榄
 - 橄榄实
 - 橄榄仁
 - 橄榄核
 - 木威子
 - 庵摩勒
 - 毗梨勒
 - 五敛子
 - 五子实
 - 榧实
 - 海松子
 - 槟榔
 - 大腹子
 - 椰子
 - 无漏子
 - 桄榔子
 - 木面
 - 波罗蜜
 - 无花果
 - 阿勒勃
 - 沙棠果
 - 蟾子
 - 麂目
 - 都桷子
 - 都念子
 - 都咸子
 - 摩厨子
 - 韶子
 - 马槟榔
 - 枳(蜜枳)
 - 秦椒
 - 蜀椒
 - 崖椒
 - 蔓椒
 - 地椒
 - 胡椒
 - 毕澄茄
 - 吴茱萸
 - 食茱萸
 - 盐麸子
 - 醋林子
 - 茗
 - 皋芦
 - 甜瓜
 - 瓜蒂
 - 西瓜
 - 葡萄
 - 婴郁
 - 猕猴桃
 - 甘蔗
 - 沙糖
 - 石蜜
 - 刺蜜
 - 莲藕
 - 莲实
 - 藕
 - 藕丝菜
 - 藕节
 - 莲薏(苦薏)
 - 莲蕊须
 - 莲花
 - 莲房
 - 荷叶
 - 红白莲花
 - 芰实
 - 芰花
 - 乌菱壳
 - 芡实
 - 乌芋
 - 慈菇
 - 附录诸果
 - 诸果有毒
 - 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