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桃核仁)
桃仁(桃核仁)
【修治】《别录》曰︰七月采,取仁阴干。
曰︰凡使须去皮,用白术、乌豆二味,同于坩锅中煮二伏时,漉出劈开,心黄如金色乃用。时珍曰︰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双仁者有毒,不可食,说见杏仁下。
【气味】苦、甘,平,无毒。
思邈曰︰苦、甘、辛,平。诜曰︰温。
弘景曰︰桃仁作酪,性冷。香附为之使。
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击血,通月水,止心腹痛(《别录》)。
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畜血(元素)。杀三虫。
又每夜嚼一枚和蜜涂手、面良(孟诜)。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鬼注疼痛,产后血病(时珍)。
【发明】杲曰︰桃仁苦重于甘,气薄味浓,沉而降,阴中之阳,手、足厥阴经血分药也。
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破凝血者用之。其功有四︰治热入血室,一也;泄腹中滞血,二也;除皮肤血热燥痒,三也;行皮肤凝聚之血,四也。
成无己曰︰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畜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
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谵语者,亦以此汤主之。与虻虫、水蛭、大黄同用。
【附方】旧十九,新十一。
延年去风,令人光润︰用桃仁五合去皮,用粳米饭浆同研,绞汁令尽,温温洗面极妙。(《千金翼》)。
偏风不遂,及癖疾︰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尖、双仁,以好酒一斗三升,浸二十一日,取出晒干杵细,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吞之。(《外台秘要》)。
风劳毒肿挛痛,或牵引小腹及腰痛︰桃仁一升去皮尖,熬令黑烟出,热研如脂膏,以酒三升搅和服,暖卧取汗。不过三度瘥。(《食医心镜》)。
疟疾寒热︰桃仁一百枚去皮尖,乳钵内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入黄丹三钱,丸梧子大。
每服三丸,当发日面北温酒吞下。五月五日午时合之,忌鸡、犬、妇人。(见唐慎微《本草》)。
骨蒸作热︰桃仁一百二十枚,留尖去皮及双仁,杵为丸,平旦井花水顿服之。令尽量饮酒至醉,仍须任意吃水。隔日一剂。百日不得食肉。(《外台秘要》)。
上气喘急︰方见杏仁。
上气咳嗽,胸满气喘︰桃仁三两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之。(《心镜》)。
卒得咳嗽︰桃仁三升去皮杵,著器中密封,蒸熟晒干,绢袋盛,浸二斗酒中,七日可饮,日饮四、五合。
尸疰鬼疰,乃五尸之一,又挟鬼邪为祟。其病变动,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不知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以至于死,死后复传旁人︰急以桃仁五十枚研泥,水煮取四升,服之取吐。吐不尽,三、四日再吐。(《肘后方》)。
传尸鬼气,咳嗽癖注气,血气不通,日渐消瘦︰桃仁一两去皮尖杵碎,水一升半煮汁,入米作粥,空心食之。(《心镜》)。
鬼疰心痛︰桃仁一合烂研,煎汤服之。(《备急方》)。
卒然心痛︰桃仁七枚,去皮尖研烂,水一合服之。(《肘后方》)。
人好魇寐︰桃仁(熬去皮尖)三、七枚,以小便服之。(《千金方》)。
下部虫,病患齿龈无色,舌上白,喜睡愦愦不知痛痒处,或下痢,乃下部生虫食肛也︰桃仁十五枚,苦酒二升,盐一合,煮六合服之。(《肘后方》)。
崩中漏下不止者︰桃核烧存性研细,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
妇人难产,数日不出︰桃仁一个劈开,一片书可字,一片书出字,还合吞之即生。(《删繁方》)。
产后百病︰《千金》桃仁煎︰治妇人产后百病诸气。取桃仁一千二百枚,去皮、尖、双仁,熬捣极细,以清酒一斗半,研如麦粥法,纳小项瓷瓶中,面封,入汤中煮一伏时。每服一匙,温酒和服,日再。(《图经本草》)。
产后身热如火,皮如粟粒者︰桃仁研泥,同腊猪脂敷之,日日易之。(《千金方》)。
产后血闭︰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水煎服之良。(唐瑶《经验方》)。
产后阴肿︰桃仁,烧研敷之。
妇人阴痒︰桃仁杵烂,绵裹塞之。(《肘后方》)。
男子阴肿作痒。用桃仁炒香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仍捣敷之。(《外台》)
︰小儿卵︰方同上。
小儿耳︰桃仁炒研绵裹,日日塞之。(《千金方》)。
风虫牙痛︰针刺桃仁,灯上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不过五、六次愈。(《卫生家宝方》)。
唇干裂痛︰桃仁捣和猪脂敷。(《海上》)。
大便不快,里急后重。用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盐、茱,每嚼桃仁五、七粒。(《总录》)
急劳咳嗽烦热。用桃仁三两(去皮尖),猪肝一枚,童子小便五升。同煮干,于木臼内捣烂,入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温水下三十丸。(《圣惠方》)。
冷劳减食,渐至黑瘦。用桃仁五百颗,吴茱萸三两,同入铁铛中,微火炒一炊久,将桃仁一颗去皮,看似微黄色即渐加火,待微烟出,即乘热收入新瓶内,浓纸封住,勿令泄气。
每日空心取桃仁二十粒去皮嚼之,以温酒下。至重者服五百粒愈。(《圣惠方》)。
预辟瘴疠︰桃仁一斤,吴茱萸、青盐各四两,同炒熟,以新瓶密封一七,取出拣去茱、盐,将桃仁去皮尖,每嚼一、二十枚。山居尤宜之。(余居士《选奇方》)
桃核仁
- 桃核仁《本草乘雅半偈》
 - 桃核仁《本草乘雅半偈》
 - 桃核仁《本草蒙筌》
 - 桃核仁《本草新编》
 - 桃核仁《本草新编》
 - 桃核仁《本草衍义》
 - 桃核仁《千金翼方》
 - 桃核仁《神农本草经》
 - 桃核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桃核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桃核仁《新修本草》
 - 桃核仁《证类本草》
 - 桃核仁《证类本草》
 - 桃仁(桃核仁)【本草纲目】
 
桃仁
- 桃仁【果实类中药】
 - 桃仁【中草药图片】
 - 桃仁【中药大全】
 - 桃仁《本草备要》
 - 桃仁《本草便读》
 - 桃仁《本草崇原》
 - 桃仁《本草崇原》
 - 桃仁《本草从新》
 - 桃仁《本草撮要》
 - 桃仁《本草分经》
 - 桃仁《本草分经》
 - 桃仁《本草分经》
 - 桃仁《本草经解》
 - 桃仁《本草经解》
 - 桃仁《本草求真》
 - 桃仁《本草思辨录》
 - 桃仁《本草思辨录》
 - 桃仁《本草易读》
 - 桃仁《本草易读》
 - 桃仁《本草择要纲目》
 - 桃仁《本草择要纲目》
 - 桃仁《本经逢原》
 - 桃仁《冯氏锦囊秘录》
 - 桃仁《顾松园医镜》
 - 桃仁《雷公炮制药性解》
 - 桃仁《雷公炮炙论》
 - 桃仁《雷公炮炙论》
 - 桃仁《汤液本草》
 - 桃仁《药鉴》
 - 桃仁《药鉴》
 - 桃仁《药笼小品》
 - 桃仁《药笼小品》
 - 桃仁《药性切用》
 - 桃仁《药征续编》
 - 桃仁《药征续编》
 - 桃仁《医学入门》
 - 桃仁《长沙药解》
 - 桃仁《长沙药解》
 - 桃仁《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桃仁《中药炮制》
 - 核桃仁【中草药图片】
 - 核桃仁【中药大全】
 - 胡桃仁【本草纲目】
 - 胡桃仁【果实类中药】
 - 胡桃仁【中药大全】
 - 偏桃仁《海药本草》
 - 桃仁茶《茶饮保健》
 - 桃仁膏《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桃仁煎《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煎《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煎《博济方》
 - 桃仁煎《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桃仁散《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散《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散《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散《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桃仁汤《外科理例》
 - 桃仁汤《医学心悟》
 - 桃仁丸《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丸《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丸《医方考》
 - 桃仁粥《食疗方》
 - 桃仁粥《医学入门》
 - 桃仁粥《饮膳正要》
 - 核桃仁粥《保健药膳》
 - 核桃仁粥《保健药膳》
 - 山核桃仁【中药大全】
 - 桃仁承气《汤头歌诀》
 - 桃仁承气《汤头歌诀》
 - 桃仁煎方《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简介【中药基础】
 - 桃仁汤方《妇人大全良方》
 - 鲜蘑桃仁《保健药膳》
 - 鲜蘑桃仁《保健药膳》
 - 野核桃仁【中药大全】
 - 核桃仁鸡丁《保健药膳》
 - 核桃仁鸡丁《保健药膳》
 - 核桃仁鸡卷《保健药膳》
 - 核桃仁鸡卷《保健药膳》
 - 桃仁承气汤《冯氏锦囊秘录》
 - 桃仁承气汤《仁术便览》
 - 桃仁承气汤《儒门事亲》
 - 桃仁承气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桃仁承气汤《时方妙用》
 - 桃仁承气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桃仁承气汤《外科理例》
 - 桃仁承气汤《医方考》
 - 桃仁承气汤《医方考》
 - 桃仁承气汤《医方论》
 - 桃仁承气汤《医宗金鉴》
 - 桃仁承气汤《正体类要》
 - 桃仁承气证《医学摘粹》
 - 桃仁大黄茶《茶饮保健》
 - 桃仁化滞汤《冯氏锦囊秘录》
 - 桃仁芍药汤《备急千金要方》
 - 桃仁芍药汤《妇人大全良方》
 - 桃仁杏归茶《茶饮保健》
 - 吴萸桃仁酒【中医食疗内科食疗】
 - 枸杞桃仁鸡丁【药物养生】
 - 桃仁承气对子《冯氏锦囊秘录》
 - 桃仁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化学成份【中药化学】
 - 炸核桃仁猪腰《保健药膳》
 - 炸核桃仁猪腰《保健药膳》
 - 胡桃仁化学成份【中药化学】
 - 鉴别杏仁和桃仁【中药鉴别】
 - 桃仁(桃核仁)【本草纲目】
 - 桃仁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桃仁粥通便止痒【消化系统偏方秘方】
 - 药食佳品胡桃仁【中药基础】
 - 核桃仁保健益处多【膳食养生】
 - 核桃仁能治疗便秘【肛肠科便秘】
 - 胡桃仁粥益智长寿【膳食养生】
 - 活血化瘀药之桃仁【中药基础】
 - 核桃仁酒(胃脘痛)【百病药酒】
 - 桃仁(附:瘪桃干)《中药学》
 - 桃仁承气汤、抵当汤《医述》
 - 桃仁杏仁性用之异同【中药鉴别】
 - 桃仁朱砂酒(心悸)【百病药酒】
 - 白酒核桃仁治虚火牙痛【五官口腔科牙痛】
 -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常吃核桃仁可防治哮喘【膳食养生】
 - 桃仁酒方(悦色驻颜)【百病药酒】
 - 杏仁与桃仁的简易鉴别【中药鉴别】
 - 益气养血 桃仁红枣粥【膳食养生】
 - 胡桃仁(《本草纲目》)《中医饮食营养学》
 - 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伤寒杂病论》
 - 四君子汤合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四君子汤合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地黄酒(跌打损伤)【百病药酒】
 - 桃仁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伤寒杂病论》
 -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方《医方考》
 - 桃仁朱砂煎酒方(风疾诸病)【百病药酒】
 - 核桃仁炒韭菜(《方脉正宗》)《中医饮食营养学》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仁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桃仁红花苏木玄胡索肉桂山楂蒲黄考《医方考》
 - 桃仁红花泽兰赤芍茜草五灵脂蒲黄苎麻根红曲苏木益母草续断紫参牡丹皮川木槿紫荆《轩岐救正论》
 - 桃仁红花泽兰赤芍茜草五灵脂蒲黄苎麻根红曲苏木益母草续断紫参牡丹皮川木槿紫荆《轩岐救正论》
 
桃仁
- 枸杞桃仁鸡丁【中医知识】
 - 桃仁中毒与解救【中医知识】
 - 药食佳品胡桃仁【中医知识】
 - 野核桃仁的功效【中医知识】
 - 桃仁泡酒治荨麻疹【中医知识】
 - 杏仁与桃仁的鉴别【中医知识】
 - 冬瓜籽桃仁蜜治雀斑【中医知识】
 - 桃仁杏仁性用之异同【医案心得】
 - 白酒核桃仁治虚火牙痛【中医知识】
 - 常吃核桃仁可防治哮喘【中医知识】
 - 杏仁与桃仁的简易鉴别【中医知识】
 - 女性美发食谱-玻璃核桃仁【中医知识】
 - 桃仁酒方——(悦色驻颜)【中医知识】
 - 秋季肺脓疡患者忌多食核桃仁【中医知识】
 - 秋季慢性肠炎患者忌多食核桃仁【中医知识】
 - 秋季服用碳酸氢钙忌与核桃仁同食【中医知识】
 - 秋季服用各种酶制剂忌与核桃仁同食【中医知识】
 - 苦杏仁混淆品——桃仁(Taoren)【中医知识】
 - 最新研究发现:饭后吃核桃仁有助于动脉健康【中医知识】
 
《本草纲目》果部
- 李
 - 李实
 - 李核仁
 - 李根白皮
 - 李花
 - 李叶
 - 李树胶
 - 杏
 - 杏实
 - 杏仁(杏核仁)
 - 杏花
 - 杏叶
 - 杏枝
 - 杏根
 - 巴旦杏
 - 梅
 - 梅实
 - 乌梅
 - 白梅
 - 梅核仁
 - 梅花
 - 梅叶
 - 梅根
 - 木梅
 - 桃
 - 桃实
 - 桃仁(桃核仁)
 - 桃毛
 - 桃枭
 - 桃花
 - 桃叶
 - 桃茎,桃白皮
 - 桃胶
 - 桃符
 - 桃橛
 - 栗
 - 栗实
 - 栗内薄皮
 - 栗壳
 - 栗毛球
 - 栗花
 - 栗树皮
 - 栗根
 - 天师栗
 - 枣
 - 生枣
 - 大枣
 -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 枣叶
 - 枣木心
 - 枣根
 - 枣皮
 - 仲思枣
 - 苦枣
 - 梨
 - 梨实
 - 梨花
 - 梨叶
 - 梨木皮
 - 鹿梨
 - 棠梨
 - 海红(海棠梨)
 - 木瓜
 - 楂子
 - 楂
 - 温孛
 - 山楂
 - 赤爪木
 - 庵罗果
 - 柰(频婆)
 - 林檎(文林郎果)
 - 柿
 - 漆柿(绿柿)
 -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 安石榴
 - 甘石榴
 - 酸石榴
 - 酸榴皮
 - 酸榴东行根
 - 榴花
 - 橘
 - 橘实
 - 黄橘皮
 - 青橘皮
 - 橘瓤上筋膜
 - 橘核
 - 橘叶
 - 柑
 - 橙
 - 柚
 - 枸橼
 - 金橘
 - 枇杷
 - 杨梅
 - 樱桃
 - 山婴桃
 - 银杏
 - 胡桃
 - 胡桃仁
 - 油胡桃
 - 胡桃青皮
 - 胡桃树皮
 - 胡桃壳
 - 榛
 - 阿月浑子
 - 槠子
 - 钩栗
 - 橡实
 - 槲实
 - 荔枝
 - 荔枝实
 - 荔枝核
 - 荔枝壳
 - 荔枝花,荔枝皮根
 - 龙眼
 - 龙眼实
 - 龙眼核
 - 龙荔
 - 橄榄
 - 橄榄实
 - 橄榄仁
 - 橄榄核
 - 木威子
 - 庵摩勒
 - 毗梨勒
 - 五敛子
 - 五子实
 - 榧实
 - 海松子
 - 槟榔
 - 大腹子
 - 椰子
 - 无漏子
 - 桄榔子
 - 木面
 - 波罗蜜
 - 无花果
 - 阿勒勃
 - 沙棠果
 - 蟾子
 - 麂目
 - 都桷子
 - 都念子
 - 都咸子
 - 摩厨子
 - 韶子
 - 马槟榔
 - 枳(蜜枳)
 - 秦椒
 - 蜀椒
 - 崖椒
 - 蔓椒
 - 地椒
 - 胡椒
 - 毕澄茄
 - 吴茱萸
 - 食茱萸
 - 盐麸子
 - 醋林子
 - 茗
 - 皋芦
 - 甜瓜
 - 瓜蒂
 - 西瓜
 - 葡萄
 - 婴郁
 - 猕猴桃
 - 甘蔗
 - 沙糖
 - 石蜜
 - 刺蜜
 - 莲藕
 - 莲实
 - 藕
 - 藕丝菜
 - 藕节
 - 莲薏(苦薏)
 - 莲蕊须
 - 莲花
 - 莲房
 - 荷叶
 - 红白莲花
 - 芰实
 - 芰花
 - 乌菱壳
 - 芡实
 - 乌芋
 - 慈菇
 - 附录诸果
 - 诸果有毒
 - 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