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
慈菇
(《日华》)
【校正】原混乌芋下,今分出。仍并入《图经》外类剪刀草。
【释名】借姑(《别录》)、水萍(《别录》)、河凫茈(《图经》)、白地栗(同上),苗名剪刀草根岁生十二子,如慈菇之乳诸子,故以名之。作茨菰者非矣。河凫茈、白地栗,所以别乌芋之凫茈、地栗也。剪刀、箭搭、槎丫、燕
【集解】《别录》曰︰借姑,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弘景曰︰借姑生水田中。叶有丫,状如泽泻。其根黄,似芋子而小,煮之可啖。
恭曰︰慈菇生水中。叶似箭之镞,泽泻之类也。
颂曰︰剪刀草,生江湖及汴洛近水河沟沙碛中。叶如剪刀形。茎干似嫩蒲,又似三棱。
苗甚软,其色深青绿。每丛十余茎,内抽出一、两茎,上分枝,开小白花,四瓣,蕊深黄色。
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栗,色白而莹滑。五、六、七月采叶,正、二月采根,即慈菇也。煮熟味甘甜
时珍曰︰慈姑生浅水中,人亦种之。三月生苗,青茎中空,其外有棱。叶如燕尾,前尖后歧。霜后叶枯,根乃练结,冬及春初,掘以为果,须灰汤煮熟,去皮食,乃不麻涩戟人咽也。嫩茎亦可炸食。又取汁,可制粉霜、雌黄。又有山慈菇,名同实异,见草部。
根
【气味】苦、甘,微寒,无毒。
大明曰︰冷,有毒。多食,发虚热,及肠风痔漏,崩中带下,疮疖。以生姜同煮佳。怀孕人不可食。诜曰︰吴人常食之,令人发香港脚瘫缓风,损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猝食之,使人干呕也。
【主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胞衣不出,捣汁服一升。又下石淋(苏恭)。
叶
慈菇
- 慈菇【中药大全】
 - 慈菇《本草从新》
 - 慈菇《本草撮要》
 - 慈菇《本经逢原》
 - 慈菇《滇南本草》
 - 慈菇《滇南本草》
 - 光慈菇【中药图谱】
 - 山慈菇【本草纲目】
 - 山慈菇【中草药图片】
 - 山慈菇【中药大全】
 - 山慈菇《本草备要》
 - 山慈菇《本草便读》
 - 山慈菇《本草撮要》
 - 山慈菇《本草害利》
 - 山慈菇《本草求真》
 - 山慈菇《本草择要纲目》
 - 山慈菇《本草择要纲目》
 - 山慈菇《本经逢原》
 - 山慈菇《得配本草》
 - 山慈菇《药笼小品》
 - 山慈菇《药笼小品》
 - 山慈菇《药性切用》
 - 山慈菇《中药炮制》
 - 山慈菇《中药学》
 - 山慈菇茶《茶饮保健》
 - 山慈菇根《本草新编》
 - 山慈菇根《本草新编》
 - 山慈菇叶【中药大全】
 - 丽江山慈菇【中药大全】
 - 丽江山慈菇【中药图谱】
 - 山慈菇简介【中药基础】
 - 识别真假光慈菇【中药鉴别】
 - 识别真假山慈菇【中药鉴别】
 - 慈菇(《本草纲目》)《中医饮食营养学》
 - 润肺益气佳品——慈菇【膳食养生】
 - 慈菇熬汤饮用,清解火毒余邪【中医文化中医医案】
 - 山慈菇为末内服,妙在解毒祛痰【中医文化中医医案】
 
慈菇
- 化痰散结山慈菇【医案心得】
 - 山慈菇中毒与解救【中医知识】
 - 药用植物慈菇黑粉病【中医知识】
 - 慈菇食疗方-家庭药膳食疗方精选【中医知识】
 - 光慈菇的副作用-光慈菇中毒解救【中医知识】
 - 金耳环混淆品(1)——山慈菇(Shancigu)【中医知识】
 
《本草纲目》果部
- 李
 - 李实
 - 李核仁
 - 李根白皮
 - 李花
 - 李叶
 - 李树胶
 - 杏
 - 杏实
 - 杏仁(杏核仁)
 - 杏花
 - 杏叶
 - 杏枝
 - 杏根
 - 巴旦杏
 - 梅
 - 梅实
 - 乌梅
 - 白梅
 - 梅核仁
 - 梅花
 - 梅叶
 - 梅根
 - 木梅
 - 桃
 - 桃实
 - 桃仁(桃核仁)
 - 桃毛
 - 桃枭
 - 桃花
 - 桃叶
 - 桃茎,桃白皮
 - 桃胶
 - 桃符
 - 桃橛
 - 栗
 - 栗实
 - 栗内薄皮
 - 栗壳
 - 栗毛球
 - 栗花
 - 栗树皮
 - 栗根
 - 天师栗
 - 枣
 - 生枣
 - 大枣
 -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 枣叶
 - 枣木心
 - 枣根
 - 枣皮
 - 仲思枣
 - 苦枣
 - 梨
 - 梨实
 - 梨花
 - 梨叶
 - 梨木皮
 - 鹿梨
 - 棠梨
 - 海红(海棠梨)
 - 木瓜
 - 楂子
 - 楂
 - 温孛
 - 山楂
 - 赤爪木
 - 庵罗果
 - 柰(频婆)
 - 林檎(文林郎果)
 - 柿
 - 漆柿(绿柿)
 -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 安石榴
 - 甘石榴
 - 酸石榴
 - 酸榴皮
 - 酸榴东行根
 - 榴花
 - 橘
 - 橘实
 - 黄橘皮
 - 青橘皮
 - 橘瓤上筋膜
 - 橘核
 - 橘叶
 - 柑
 - 橙
 - 柚
 - 枸橼
 - 金橘
 - 枇杷
 - 杨梅
 - 樱桃
 - 山婴桃
 - 银杏
 - 胡桃
 - 胡桃仁
 - 油胡桃
 - 胡桃青皮
 - 胡桃树皮
 - 胡桃壳
 - 榛
 - 阿月浑子
 - 槠子
 - 钩栗
 - 橡实
 - 槲实
 - 荔枝
 - 荔枝实
 - 荔枝核
 - 荔枝壳
 - 荔枝花,荔枝皮根
 - 龙眼
 - 龙眼实
 - 龙眼核
 - 龙荔
 - 橄榄
 - 橄榄实
 - 橄榄仁
 - 橄榄核
 - 木威子
 - 庵摩勒
 - 毗梨勒
 - 五敛子
 - 五子实
 - 榧实
 - 海松子
 - 槟榔
 - 大腹子
 - 椰子
 - 无漏子
 - 桄榔子
 - 木面
 - 波罗蜜
 - 无花果
 - 阿勒勃
 - 沙棠果
 - 蟾子
 - 麂目
 - 都桷子
 - 都念子
 - 都咸子
 - 摩厨子
 - 韶子
 - 马槟榔
 - 枳(蜜枳)
 - 秦椒
 - 蜀椒
 - 崖椒
 - 蔓椒
 - 地椒
 - 胡椒
 - 毕澄茄
 - 吴茱萸
 - 食茱萸
 - 盐麸子
 - 醋林子
 - 茗
 - 皋芦
 - 甜瓜
 - 瓜蒂
 - 西瓜
 - 葡萄
 - 婴郁
 - 猕猴桃
 - 甘蔗
 - 沙糖
 - 石蜜
 - 刺蜜
 - 莲藕
 - 莲实
 - 藕
 - 藕丝菜
 - 藕节
 - 莲薏(苦薏)
 - 莲蕊须
 - 莲花
 - 莲房
 - 荷叶
 - 红白莲花
 - 芰实
 - 芰花
 - 乌菱壳
 - 芡实
 - 乌芋
 - 慈菇
 - 附录诸果
 - 诸果有毒
 - 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