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泻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zhǐ xiè yào

2 英文参考

antidiarrheic

antidiarrheal

3 注解

4 概述及分类

止泻药是指可以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目的的药物

分类:①阿片及其衍生物。如复方樟脑酊、苯乙哌啶盐酸洛哌丁胺易蒙停)等。②吸附剂。如药用炭。③收敛剂。如鞣酸蛋白。④保护剂。如次碳酸铋等。

5 作用机制

①通过增强胃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胃肠蠕动,使粪便干燥止泻,常用的药物为阿片制剂、盐酸苯乙哌啶易蒙停等;

②通过吸附或收敛作用,阻止肠内的异常发酵,减少毒物在肠内的吸收及对肠粘膜的刺激,或直接保护肠粘膜,减少渗出而发挥止泻作用,如口服收敛药鞣酸蛋白后,在胃内不分解,至小肠分解鞣酸而起收敛作用,能使炎症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使渗出液减少,并减轻肠内容物对肠壁的刺激作用,减少肠蠕动,故有消炎、止痛及止泻作用

6 主要品种

常用药有鞣酸蛋白、次碳酸必及药用炭等。

7 适应

止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

8 合理应用

腹泻往往是某种原发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常由于肠道内存在的细菌毒物或腐败分解产物引起。主要治其原发病,根据需要,适时选用止泻药物;

②为了排除这些有害物质,腹泻本身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因此,在腹泻初期不应立即使用止泻药,而应先用泻药排除有害物质,当恶臭粪便基本排尽后,再使用止泻药

③剧烈或长期的腹泻不仅妨碍养分吸收,更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及钠、钾、氯等电解质紊乱,这时必须立即应用止泻药,并补充水分电解质,采取综合治疗

④如果因刺激性物质、毒性物质引起腹泻,应先用盐类泻药以促进毒物大部分排出后,方可应用活性炭吸附残余的毒物;或用次硝酸铋等保护受损的胃肠黏膜;

细菌性腹泻,应给予抗菌止泻药。必要时内服吸附止泻药

⑥一般的急性水泻,往往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应首先补液,然后再用止泻药

9 相关出处

新编药物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