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心悸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xuè xū xīn jì

2 英文参考

palpitation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matasthenic palpita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虚心悸为病证名[1]

4 血虚心悸病因症状

心血不足阴虚火动所致心悸。《不居集》卷二十二:“血虚心悸阴气内虚虚火妄动,体瘦心悸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大而无力者是也。”

5 血虚心悸的治疗

治疗宜养血益阴安神定悸[1]。用宁志丸十四友丸朱砂安神丸等方[1]

6 关于心悸

心悸俗称心跳,简称悸[2]。或谓心悸之重症称怔忡[2]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2]

6.1 心悸病因

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郁血瘀等原因所致[2]

6.2 心悸的治疗

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2]。治宜温阳益气,用小建中汤真武汤等方[2]

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2]。治宜养血补心,用四物汤朱砂安神丸等方[2]

水饮内停水气凌心心悸者,兼见胸脘痞满头晕恶心小便短少,苔白,脉弦[2]。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加减[2]

痰郁心悸者,兼见惊惕不宁,突然而作,时作时止,甚则心跳欲厥,脉滑大[2]。治宜涤痰定悸,用温胆汤茯苓饮子、简要济众方等[2]

气滞血瘀心悸者,兼见短气喘息胸闷胸膺疼痛舌色紫黯,脉结代[2]。治宜活血理气,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方[2]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血虚心悸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血虚心悸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血虚心悸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血虚心悸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