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肩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上肢的枢纽,正常与否对整个上肢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儿麻痹后遗症肩部功能障碍根据肩部肌肉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原始动力肌,即三角肌在肱骨干近端施加上举功能障碍;②支点动力肌,即肩胛下肌、冈上肌和冈下肌在近端稳定肱骨头作用功能障碍;③下压动力肌,即胸大肌、大圆肌和小圆肌对肱骨干近端施加压力、协助稳定肱骨头作用功能障碍。当全部支配肩部肌肉麻痹时,则表现为肩脱位及垂肩。
临床上对功能影响较大需采用手术矫正者有三种情况,即三角肌麻痹、麻痹性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以及垂肩和翼状肩。
8 术前准备
残疾人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求治心切,但对手术的效果也顾虑重重。因此,病人术前要尽力做好精神准备。例如,为什么要做这一手术,可能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应如何保证与医师合作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配合矫治,减少并发症,获得最佳效果。
术前应仔细检查心肺功能。对心肺功能不全者,应先行心肺功能锻炼或治疗。对复杂的手术部位及切口多的病人,尤应制定好手术方案。同时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在手术前1d了解器械准备情况。
10 手术步骤
1.切口 自锁骨喙突部,沿锁骨、肩峰,绕后至肩胛冈中部做一弧形切口,另自肩峰处向三角肌结节做一纵行切口,切口呈Y形(图3.25.1.1.1-2)。
2.显露 剥离斜方肌于肩峰端,锁骨外1/3及肩胛冈外侧的附着部,在其肩峰止点内侧,距肩峰尖端2cm处,用线锯或骨凿将肩峰端连同锁骨外侧1cm一并锯下,并沿斜方肌两侧向上游离,长5~8cm,仔细解剖斜方肌与冈上肌间隙,保护好副神经和颈横动脉(图3.25.1.1.1-3)。
3.自头静脉外侧分离三角肌,将肱骨外旋,显露关节囊及大小结节。分离部分三角肌显露肱骨上端,凿骨槽,于上臂外展90°位,以1~2枚4~5mm螺丝钉,将连有斜方肌的肩峰骨片固定于该骨面上(图3.25.1.1.1-4)。
4.为了延长斜方肌的力臂,增大外展功能,也可取阔筋膜条宽2~3cm,或用碳纤维连接斜方肌,延长固定于三角肌结节附丽部(图3.2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