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蒸木瓜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sì zhēng mù guā wán

2 概述

四蒸木瓜丸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方之四蒸木瓜丸

3.1 组成

威灵仙(苦葶苈同入)、黄芪续断同入)、苍术橘皮同入)、乌药茯神木同入)各半两[1]

3.2 制法

以大木瓜四个,切盖去瓤,入上药,用盖簪定,酒洒蒸熟,三蒸三晒,取药焙干为末,研瓜为膏,搜和捣丸,梧桐子[1]

3.3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1]

3.4 功能主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方之四蒸木瓜丸主治肝肾脾三经气虚,为风寒湿搏着,流注经络,久治不愈,凡遇六气更变,七情不宁,必至发动,或肿满,或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1]

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方之四蒸木瓜丸

4.1 别名

四蒸丸

4.2 组成

威灵仙半两(苦葶苈同入),黄耆半两(续断同入),苍术半两(橘皮同入),乌药(去木,与黄松节同入)半两。

4.3 制备方法

以大木瓜4个切盖去瓤,入前件药,仍用盖簪定,酒洒蒸熟,三蒸三晒,取药出,焙干为末,研瓜为膏,搜和捣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4.4 功能主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方之四蒸木瓜丸主治肝肾脾三经气虚,为风寒湿搏着,流注经络,竭日旷岁,治疗不痊,凡遇六气更变,七情不宁,必至发动,或肿满,或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新旧脚气,不论干湿。

4.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4.6 附注

四蒸丸(《魏氏家藏方》卷八)。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